[发明专利]时域资源的确定、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7553.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郝鹏;梁亚超;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域 资源 确定 检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包括以下之一:第一子载波间隔SCS与第二SCS的组合对应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第一SCS是第一信道信号的SCS,第二SCS是第二信道信号的SCS;利用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指示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时隙类型对应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其中,时域资源分配图样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图样用于指示第二信道信号占用的符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只支持第二信道信号占用时隙内连续的若干个符号传输第二信道信号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301332.1”,申请日为“2018年4月4日”,题目为“时域资源的确定、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载波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进行通信,比如28GHz、45GHz等等,这种高频信道具有自由传播损耗较大,容易被氧气吸收,受雨衰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高频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为了保证高频通信与LTE(长期演进)系统覆盖范围内具有近似的SINR,需要保证高频通信的天线增益。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高频通信对应的载波频率具有更短的波长,所以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而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来提高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
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后,发射端可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某一方向上,而在其它方向上能量很小或者没有,也就是说,每个波束具有自身的方向性,每个波束只能覆盖到一定方向上的终端,发射端即基站需要发射多个波束才能完成全方位覆盖。典型的,波束数量在几十甚至上百个。为了满足各个方向上可能出现终端的接入需求,必须实现系统广播消息的全方向覆盖,通信站点需要将相同的系统广播消息在各个波束方向上重复发送,对于通信站点来说,同样存在系统广播消息的“绝对开销”变大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R)中,系统信息被分为最小化系统信息(minimum SI)及其他系统信息(other SI)。其中,最小化系统信息进一步被分为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的“主系统信息(MIB)”,及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的“剩余的最小化系统信息(RMSI,remaining minimum SI)”,其中,RMSI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并由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调度;主系统信息用于提供小区基本系统参数,剩余的最小化系统信息用于提供初始接入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初始接入请求的发送配置,初始接入响应消息接收配置等。其他需要广播发送的系统信息称为其他系统信息。关于RMSI的传输,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相关技术中传输RMSI的示意图,标准中支持RMSI与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 block,简写为SSB)之间进行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
针对时分复用的方式下,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相关技术中采用时分复用传输RMSI的示意图,在RMSI传输的持续时间内,很可能与同步信号块的传输存在交叠,两者甚至可能映射在同一时隙中。针对RMSI PDSCH接收,当前标准中明确终端按照RMSI PDCCH资源分配中的指示接收PDSCH时,不会认为其中包含用于传输SSB的资源。这并不意味着RMSI传输相对于SSB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而是约束基站在进行RMSI资源分配时,需要考虑SSB所占的资源,并且避免将RMSI PDSCH调度在SSB所占用的资源上。原因在于,在接收RMSI时,终端还无法获知SSB实际传输位置信息,因此,当两者资源出现重叠,终端是无法按照SSB的资源位置进行基于速率匹配的RMIS PDSCH接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