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501.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城;黄雪勇;吴位钊;刘勇;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5 | 代理人: | 穆元城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喀斯特 洼地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方法。包括:基于黑箱理论,利用喀斯特洼地自身封闭的地形地貌条件,利用其作为地表水汇集并向地下水转化这样一个关键节点的特殊性,把其渗漏通道及周边的渗漏带作为一个可控的黑箱,通过勘察手段将该黑箱的边界条件并提出处理方案,通过精细施工即可将黑箱的渗漏通道封堵住;将洼地与地下河之间的联系阻断,使得本来将要转化成地下水的水体留在地表的洼地内,由于洼地地形天然封闭,就可以完成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目的,形成一个自然的湖泊。本发明解决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容易流失,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产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区,由于溶蚀作用的原因,存在有大量的喀斯特洼地或盆地,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中国西南方喀斯特地区。大大小小的喀斯特洼地星落棋布,漫山遍野,它们既是喀斯特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喀斯特作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是岩溶地区地表水转化成地下水的转折点,它汇集地表降水,通过洼地中的消水洞将汇集来的水又导入地下暗河,使大多数喀斯特地区的地表水被严重袭夺,极大的增加了岩溶山区水资源的开发难度。
对于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开发,现行的方式多为喀斯特泉的利用,小溪沟的引水、房前屋后的小水池、小水窖,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低,只是临时性的解决办法,只能解决部分生活问题,无法解决大规模的产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容易流失,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产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方法,包括:基于黑箱理论,利用喀斯特洼地自身封闭的地形地貌条件,利用其作为地表水汇集并向地下水转化这样一个关键节点的特殊性,把其渗漏通道及周边的渗漏带作为一个可控的黑箱,通过勘察手段将该黑箱的边界条件并提出处理方案,通过精细施工即可将黑箱的渗漏通道封堵住;将洼地与地下河之间的联系阻断,使得本来将要转化成地下水的水体留在地表的洼地内,由于洼地地形天然封闭,就可以完成喀斯特洼地封堵成库的目的,形成一个自然的湖泊。
所述边界条件为渗漏带与隔水带的界限。
所述处理方案包括垂直的防渗措施或水平的防渗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喀斯特洼地作为一个蓄水整体,对其受喀斯特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渗漏带作为一个黑箱进行研究,通过技术手段查清黑箱的边界条件,论证黑箱的可控性,从而找到一条治理渗漏带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将喀斯特洼地作为一个完全的蓄水空间,将喀斯特渗漏带作为一个黑箱客体研究,以黑箱理论的原理为基础,解决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容易流失,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产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