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145.6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雷菊芳;刘凯列;陈维武;陈伦举;车向宜;李峰;刁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6;A61K47/26;A61P3/10;A61P25/02;A61K33/00;A61K33/2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卫赛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药 组合 制备 预防 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藏药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藏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药: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人工麝香、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本发明首次发现该藏药组合物能够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小鼠神经末梢的敏感度,缓解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痛觉减退和肢体麻木症状,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小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说明本发明的藏药组合物可以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伤,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藏药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其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长期慢性高血糖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而引起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可达47%-91%。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尤以后者多见。
与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相关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闭塞性血管病变、脑缺血、中风、偏枯等)、认知功能障碍、癫痫、慢性脑病等(参见《糖尿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其中对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来说,在胰岛素降血糖的基础上,西医多采用脑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肽联合治疗,而中医多采用补肾益智和活血化瘀的中药方治疗(参见梁晓春,《糖尿病认知功能损伤的中西医研究概括》,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西医多采用脱水剂或者利尿剂疗法降低颅内压,溶栓剂疗法改善血循环,或者抗凝剂疗法抑制血栓形成,等治疗手段。中医多采用半夏天麻汤、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安宫牛黄丸等治疗(参见倪青,《糖尿病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疾病症状主要是感觉障碍,包括,四肢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比上肢多见,间歇或持续发作,呈烧灼感或电击样痛,静止或夜间加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并有麻木、虫爬、蚁走感觉,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运动障碍甚至糖尿病足,是目前临床非外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西医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阿片类镇痛药物,例如吗啡类;(2)抗抑郁药,如萘普生;(3)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4)神经营养药,甲钴胺等。然而传统的药物依然存在多种缺陷,例如阿片类镇痛药物、抗抑郁药和局部麻醉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几率较高且成本昂贵,甲钴胺效力有限或不足,而且起效慢。因此,亟需一种能有效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白脉软膏是由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人工麝香、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组成。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白脉病,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目前尚未有采用白脉软膏或其相关的藏药组合物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藏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的,所述藏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药: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人工麝香、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藏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药:姜黄30-40份、肉豆蔻10-15份、甘松15-25份、阳起石10-15份、甘草15-20份、人工麝香0.1-0.2份、干姜20-30份、藏茴香25-35份、藏菖蒲15-20份、花椒10-15份和碱花15-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