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623.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鹏;谢贤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87 | 分类号: | H01M50/287;H01M50/5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辛鸿飞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使用了稳定的PCM装配工艺,能够有效提高电池产能以及电池的可靠性。电池包括电芯和保护板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至少两个极柱,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封装体、电路板主体以及连接端子,所述电路板主体设于所述封装体内,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封装体上设置有槽孔,所述连接端子暴露于所述槽孔;所述封装体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极柱之间,所述极柱对所述封装体施加作用力以固定所述封装体;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组件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封装领域,具体涉及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等由于材料限制,不能工作在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以及超高温充放电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设置PCM保护板(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保护电路模块)来保护这些电池。
使用PCM保护板后,可以保证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预设值,实现各个单体电池的均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PCM保护板的设置是当下的趋势,PCM保护板的装配工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对PCM装配工艺能够达到的装配效果十分关注,提供一种稳定的PCM装配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产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使用了稳定的PCM装配工艺,能够有效提高电池产能以及电池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保护板组件,所述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至少两个极柱,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封装体、电路板主体以及连接端子,所述电路板主体设于所述封装体内,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封装体上设置有槽孔,所述连接端子暴露于所述槽孔;所述封装体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极柱之间,所述极柱对所述封装体施加作用力以固定所述封装体;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组件的电连接。
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的正极,所述第二极柱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的负极;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主体电连接,所述槽孔包括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暴露于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暴露于所述第二槽孔;所述封装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之间,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对所述封装体施加作用力以固定所述封装体;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接触,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芯与所述保护板组件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孔设于所述封装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槽孔设于所述封装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所述封装体位于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包括突出于所述封装体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极柱位于所述第一槽孔内,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接触,且所述第一极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二极柱位于所述第二槽孔内,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接触,且所述第二极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配合的所述凹陷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槽孔内,所述第一极柱位于所述第一槽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接触,所述第一极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槽孔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伸入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槽孔内,所述第二极柱位于所述第二槽孔内,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接触,所述第二极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孔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伸入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位于所述封装体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位于所述槽孔内,所述底面为所述封装体朝向所述电芯的一面,所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朝向所述底面设置,且所述第一极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槽孔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极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二槽孔的设置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