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电阻点焊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946.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锋;杨上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0;B23K11/36;B23K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钢异种 金属 焊接 电阻 点焊 电极 | ||
1.一种用于铝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
提供相互堆叠贴合的至少两层工件,所述的相互堆叠工件包括钢工件和铝工件,其中钢工件为第一侧工件,铝工件作为紧贴合钢工件的第二侧工件;
第一电极与相互堆叠工件的第一侧工件相接触,所述的第一电极焊接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将第一电极焊接面分为内焊接面和外焊接面,所述的内焊接面高度大于外焊接面,所述的环形凹槽底部低于外焊接面;
第二电极与相互堆叠工件的第二侧工件相接触,且第二电极焊接面与第一电极的焊接面相互对准,所述的第二电极焊接面中心为凹弧面,沿所述的凹弧面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铝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电阻点焊电极,其特征在于:焊接时使电流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工件之间流动;第一电极的内焊接面高于外焊接面,使得内焊接面首先接触第一侧工件表面,从而承受高度集中的电极力和焊接电流;所述的内焊接面结合电阻热作用下挤压第一侧工件表面而变形,在第一侧工件和第二侧工件界面之间形成嵌入到第二侧工件之中的凸起结构,进而获得凹凸结合界面;
在第一电极内焊接面挤压第一侧工件变形到一定阶段后,第一电极外焊接面与第一侧工件表面相接触后扩大的第一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使得部分电流分散到所述的外接面上,扩大焊点面积;
第二电极焊设置的凸起圆环能吸引电流向第二电极外围分布,在第一侧工件变形和第二侧工件受热膨胀后,使得第二电极的凹弧面接触到第二侧工件而扩大第二电极与第二侧工件的接触面积,使得焊接电流密度在第二侧件的焊点上分散开,避免焊点中心的电阻热过度集中,使界面形成更均匀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同时也避免焊点中心而产生过度电阻热而熔透第二侧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内焊接面与外焊接面高度差为0.05~1.2mm,所述的环形凹槽与外焊接面的高度差为0.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极焊的凸起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内焊接面,凸起圆环的高度为0.1~0.8mm;所述的凹弧面的最大深度为0.05~1.0mm,所述的凹弧面直径不大于所述的凸起圆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内焊接面挤压第一侧工件变形后,内焊接面外围的工件表面向第一电极侧隆起到所述的电极环形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工件厚度为0.2~3.0mm,铝工件厚度为0.2~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9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假车牌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泡沫水泥浆固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