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712.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刘智;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5 | 代理人: | 侯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烈度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主控MCU模块、数据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通信传输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地震信息传输至主控MCU模块,该主控MCU模块通过数据检测模块将信息传输至该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通信传输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所述主控MCU模块控制该监测控制模块。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动态监测地震信息状况的一种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孕育的机理方面,比较被广泛接受的是基于板块运动在边界处的挤压而导致的地壳或岩石圈块体内由于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快速释放的过程。
地震监测是通过扑捉前兆现象给出预测,前兆现象如应力变化、电磁场以及电磁辐射变化、地声、地温、地下流体变化等。针对各种前兆现象捕捉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还是监测仪器上都进行了广泛了的讨论和研究。
然而,目前的地震临震监测手段一方面没有行之有效地将监测点的能够密集布设;另一方面,现有的监测设备多数仅监测一种临震前兆物理量,
现有的地震监测仪监测地震信息还是不够准确,功能还不够全面,不能满足目前地震监测的需要。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35471.4,申请日是:2010年11月03日,公开日是:2012年05月23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微地震监测系统和方法,该发明提供一种微地震监测系统和方法,采集微地震测量数据,并发送给初始波识别单元;初始波识别单元获得信噪比大于指定阈值的波形信号;对波形信号进行数据封装和压缩;将压缩后的数据传输给主站;对数据进行压缩解码,获得波形信号;对波形信号进行处理。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减少了需要传输的微地震测量数据,提高传输的效率,降低了采集成本,而且由于使用了数据封装和重组技术,从而有效地恢复波形数据,同时不会破坏监测区域的整体美观,安装简单,操作简便,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野外数据采集的场合。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微地震监测系统,但是该监测系统监测手段复杂,监测信息不够准确,监测功能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地震信息监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动态监测地震信息状况的一种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震烈度仪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主控MCU模块、数据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通信传输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地震信息状况数据;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数据预先处理;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对数据分析检测地震信息状况;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用于对主控MCU模块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所述监测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地震信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主控MCU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地震信息传输至主控MCU模块,该主控MCU模块通过数据检测模块将信息传输至该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通信传输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所述主控MCU模块控制该监测控制模块。
所述主控MCU模块为型号是Exadata的CPU。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MCU模块包括数据校正模块,该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对地震信息进行校正。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用于对地震信息进行告警。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应急电源模块或充电管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