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导热新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411.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程黎明;史庆芳;韦宇;陈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83/04;C08K3/38;C08K7/04;C08F214/06;C08F2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导热 新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辐射导热新材料,该防辐射导热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电石20‑30份、次氯酸钠10‑15份、氢气5‑8份、氯气3‑6份、盐酸4‑6份、光合催化剂1‑3份、丙烯酸酯1‑2份、可塑剂1‑2份、金属纤维1‑2份、氮化硼3‑5份和硅脂1‑2份;本发明首先,在材料中添加氮化硼增强新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金属纤维,通过金属的导电性能,当空中电场在金属的周围形成后,由于导电金属的短路作用,破坏了电场的传播,使得救生艇具备防辐射的功能;通过聚氯乙烯树脂的外周添加硅脂,由于硅脂是由精炼合成油作为基础油稠无机稠化剂,并加有结构稳定剂、防腐蚀添加剂精制而成,使得救生艇较为稳定,能够使得救生艇较为耐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防辐射导热新材料。
背景技术
救生艇属于船上重要的应急救生设备,是港口国监督检查和国内安全检查的重点,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可以将其直接的抛到水里面,此救生船只就可以自己自动的充气,变成船只的模样,此时遇险人员就可以坐进去逃离险境;
但是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不具备防辐射的能力,在电磁场的影响下容易对救生艇造成伤害,使得救生艇内部的部件容易受到干扰,对救生艇的使用造成影响;其次,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导热性能不够完善,不能够使得救生艇在运转的过程中保持救生艇本身的温度稳定,容易对乘坐救生艇的人员造成伤害;其次,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在耐用耐磨方便不够完善,在救生艇的制备工艺中对救生艇的制备不够完整,使得救生艇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导热新材料,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不具备防辐射的能力,在电磁场的影响下容易对救生艇造成伤害,使得救生艇内部的部件容易受到干扰,对救生艇的使用造成影响;其次,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导热性能不够完善,不能够使得救生艇在运转的过程中保持救生艇本身的温度稳定,容易对乘坐救生艇的人员造成伤害;其次,现有的救生艇新材料,在耐用耐磨方便不够完善,在救生艇的制备工艺中对救生艇的制备不够完整,使得救生艇的使用寿命较短;本发明中,与传统救生艇新材料相比本发明中的救生艇新材料,在材料中添加氮化硼增强新材料的导热性能,氮化硼导热性能优异,相同条件下普通导热材料相比,可使救生艇温度在20℃以上,同等条件下,热阻抗要小于其它导热材料,柔软、干净、无污染、放射性、高绝缘;通过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金属纤维,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组成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传播,金属是导电的,当空中电场在金属的周围形成后,由于导电金属的短路作用,破坏了电场的传播,使得救生艇具备防辐射的功能;通过聚氯乙烯树脂的外周添加硅脂,由于硅脂是由精炼合成油作为基础油稠无机稠化剂,并加有结构稳定剂、防腐蚀添加剂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防水、抗溶剂性和抗爬电性能,不腐蚀金属,使得救生艇较为稳定,能够使得救生艇较为耐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辐射导热新材料,该防辐射导热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电石20-30份、次氯酸钠10-15份、氢气5-8份、氯气3-6份、盐酸4-6份、光合催化剂1-3份、丙烯酸酯1-2份、可塑剂1-2份、金属纤维1-2份、氮化硼3-5份和硅脂1-2份,该材料在制备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石进行粉碎,利用磁铁去除电石中所含铁,利用电磁振荡对电石进行反应,将电石反应的设备与次氯酸钠水溶液连通,将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去除,制成乙烯气体;
步骤二:将氢气与氯气进行混合,在盐酸溶液中合成氯化氢;
步骤三:将乙炔气体通入氯化氢溶液中反应生成氯乙烯;
步骤四:在氯乙烯中加入光合催化剂与丙烯酸酯,在光合催化剂的存在下,氯乙烯与丙烯酸酯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步骤五:通过对聚氯乙烯中添加可塑剂,使得聚氯乙烯合成转化与聚合生成聚氯乙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