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244.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星;李洪波;拜俊岑;章森;黄猛;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建造 组合式 抗震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一支座,支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柱,支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梁,支梁的下部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抗震装置,供于抗震装置对支梁起到缓冲、减震和抗压的作用,抗震装置可对其上部受到的力达到力的分解,支座左右两侧凸起处的上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供于减震器在摆动的过程中产生阻尼效果,所述支梁与支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缓冲件,连接缓冲件位于抗震装置的一侧,供于连接缓冲件对支梁和支座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该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具备抗震和缓冲的效果,可将支梁受到的力达到分解,减轻了支座和支梁的晃动,对桥体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减小了桥体维修检测的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建筑是跨越江河、山洞,供人、车行的人工构造物,桥梁施工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
现如今桥梁建造的抗震效果不好,不具备将支梁受到力分解化,不能很好的减轻支撑柱、支座以及支梁的晃动,对桥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坏,增加了桥体维修检测的成本,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建造抗震效果不好,不具备将支梁受到的力进行分解,支座和支架晃动对桥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坏,增加桥体维修检测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用于桥梁建造的组合式抗震连接结构,包括一支座,所述支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一支撑柱,所述支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梁,所述支梁的下部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抗震装置,供于抗震装置对支梁起到缓冲、减震和抗压的作用,抗震装置可对其上部受到的力达到力的分解,支梁可在抗震装置上进行相对位移。
所述支座左右两侧凸起处的上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供于减震器在摆动的过程中产生阻尼效果。
所述支梁与支座之间设置有连接缓冲件,连接缓冲件位于抗震装置的一侧,供于连接缓冲件对支梁和支座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大支梁左右晃动的阻力。
所述支梁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拉力绳,供于拉力绳对支梁和支座之间起到连接和缓冲的作用,拉力绳具有弹性和复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抗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上部的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上部的凹槽中固定安装有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供于第一压缩弹簧对支梁起到缓冲和抗压的作用,第一压缩弹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支架,所述底板的上部且位于第一压缩弹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筒,所述第一伸缩筒与连接支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上部与支梁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供于橡胶垫对支梁和连接横板之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所述连接横板的前部和后部均对称安装有两个可转动的连接支架,所述底板的上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方设置有竖块,所述竖块的下部转动安装有与底板接触的滑轮,所述竖块的上部与连接横板之间安装有可转动的一连接杆,滑轮供于连接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上部的两个竖立支板,以及固定安装在两个竖立支板之间的一盒体,盒体的上部呈开口状且内部形成容纳腔,以及位于盒体内腔中的一减震块,减震器在受到力的作用下,减震块在盒体中做相应运动,产生阻尼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缓冲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梁下部的上连接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支座上部的下连接块,以及安装在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之间的伸缩管。
优选的,所述支梁的下部与支座的上部之间均对称安装有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均开设有通孔,拉力绳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凸块上开设的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