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025.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微;于腾飞;蔡珂珺;沙怡中;周智慧;张平;司振龙;徐爱东;李业勋;朱家乙;张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G02B2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式微 红外 融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它包括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机芯,所述红外机芯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所述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所述物镜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OLED显示器、控制板,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本发明可以提升夜间观察的探测能力,能提高人眼对目标的反应速度、对伪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微光瞄准镜在夜间的观瞄效果好,且产品配装范围最为广泛,对于特种作战,往往要经过雨林、湿地等环境,也时常遭遇雨、雪、雾、霾等天气,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微光系统还是红外热成像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微光夜视在照度较低的条件下,探测有迷彩伪装目标的能力大大下降,另外对于黑暗的房屋及山洞、隧道等环境几乎丧失观察能力,红外热成像产品在雨中、雨后、雪天等天气,探测能力弱,甚至会失去探测能力。
目前一般采用微光、红外融合系统技术解决此类问题,但融合类产品价格昂贵,因此,现阶段可以采用一种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的配套产品,来提升微光类武器系统的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微光瞄准镜在恶劣环境下成像不清晰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通过合理设置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可以提升夜间观察的探测能力,而且提高人眼对目标的反应速度、对伪装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一种夹持式微光红外融合系统,包括红外组件、机身组件、投影组件、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机芯,所述红外机芯的一端设置有前壳体,所述的一端设置有物镜筒,所述物镜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红外透镜、第二红外透镜、第三红外透镜,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OLED显示器、控制板,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供电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用于投影OLED显示器图像的直角反射棱镜。
优选的,所述红外组件还包括调焦手轮、导向螺钉,所述调焦手轮、导向螺钉均安装在前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红外压圈、第二红外压圈、红外隔圈,所述前壳体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前壳体的内部两个凹槽之间依次安装第一红外透镜、红外隔圈、第二红外透镜、第一红外压圈、第三红外透镜、第二红外压圈,所述第二红外压圈、第三红外透镜均位于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OLED显示器、控制板均通过螺丝安装在后壳体表面,所述OLED显示器与红外机芯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CR2供电电池,所述CR2供电电池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可拆卸连接在后壳体上,所述CR2供电电池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电弹簧与限位块,所述导电弹簧位于限位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CR2供电电池的一端通过导线与OLED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为导电材料,所述CR2供电电池的另一端通过导电弹簧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OLED显示器与控制板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棱镜连接座,所述棱镜连接座的表面靠近直角反射棱镜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玻璃,所述直角反射棱镜的一端安装有棱镜座,所述棱镜座与直角反射棱镜之间连接有棱镜压圈,所述棱镜座固定在棱镜连接座的内部,所述OLED显示器位于保护玻璃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锁紧圈,所述锁紧圈的定位面与后壳体通过销轴固定,所述锁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紧固螺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