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效减极处理铝阳极箔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992.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严季新;金学军;何桂丽;王贵川;宋双喜;肖飞;龚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效减极 处理 阳极 化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效减极处理铝阳极箔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择合适的低压腐蚀箔,恒流逐级增加电压,进行六级化成,然后进行一次热处理,一次后化成,再进行钝化处理,二次后化成,二次热处理,三次后化成,最后烘干。采用六级化成工艺,得到的化成箔初始氧化膜结构更致密。配合热处理‑钝化‑热处理的多效减极处理技术,可有效减少氧化膜生成过程中产生的龟裂和瑕疵。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各级后化成的电压,有效改善了后化成的修补效果,最终使阳极箔氧化膜的质量大幅提升。相比于一般化成工艺,利用本发明公开方法制备的铝箔的漏电流降低50~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效减极处理铝阳极箔化成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极箔的漏电流大小由箔表面氧化膜的质量来决定的。高致密性、高结晶度以及低缺陷的氧化膜能够确保化成箔具备较低以及长的使用寿命。而铝箔氧化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化成工艺。在现有化成工艺中,可通过增加化成级数的方式来提高氧化膜的致密性,采用磷酸钝化来打开化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后化成修补缺陷,再采用热处理来提升氧化膜的结晶性能,通过后化成修补热处理造成的龟裂。
随着电子设备质量的提升,对电极箔的漏电流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专利号CN102800483B公开了降低低压化成箔漏电流的化成处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得到的氧化膜结构不够致密,并且各次化成的电压都相同,所得到的铝箔的质量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多效减极处理铝阳极箔化成方法,该方法在常规静态化成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六级化成工艺,得到的初始氧化膜结构更致密。在钝化过程之前,增加一次热处理,可有效减少二次热处理时氧化膜龟裂现象的产生,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各级后化成的电压,大幅提升了低压铝箔的氧化膜成膜质量,降低产品漏电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效减极处理铝阳极箔化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低压腐蚀箔;
(2)化成:将低压腐蚀箔置于温度为50~90℃,浓度为5~30wt%的己二酸铵溶液中,恒流逐级增加电压,进行六级化成;
(3)一次热处理:将所得铝箔置于300~500℃的马弗炉中保温2~5min,进行一次热处理;
(4)一次后化成:将所得铝箔置于温度为50~90℃,浓度为0.1~1.0wt%的磷酸二氢铵溶液中,施加电极箔耐压的1.01~1.10倍电压进行阳极氧化;
(5)钝化处理:将所得铝箔置于温度为40~70℃,浓度为5~10wt%的磷酸溶液中,浸泡2~8min进行钝化处理;
(6)二次后化成:将所得铝箔置于温度为50~90℃,浓度为0.1~1.0wt%的磷酸二氢铵溶液中,施加电极箔耐压的0.90~1.00倍电压进行阳极氧化;
(7)二次热处理:将所得铝箔置于350~550℃马弗炉中保温3~6min,进行二次热处理;
(8)三次后化成:将所得铝箔置于温度为50~90℃,浓度为0.1~1.0wt%的磷酸二氢铵溶液中,施加电极箔耐压的0.90~1.00倍电压进行阳极氧化;
(9)烘干:将所得铝箔在150~350℃烘箱中烘干2~5min,得到低漏电低压电极箔。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选低压腐蚀箔箔厚度在80~130μm,平均孔径150~400nm之间。
作为优选,步骤(2)中,一级化成所用己二酸铵溶液浓度是二至六级化成的1.1~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