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780.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梁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斯塔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53/00;B65D81/18;B65D25/10;B65D81/24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科 细胞培养 试管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涉及细胞培养转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双层的圆柱罐,圆柱罐的侧壁贯穿固定竖向设置的矩形罐门;矩形罐门上安装密闭门组件;圆柱罐上端安装用于控制圆柱罐内部温度的控温装置;圆柱罐内部的底面与顶面分别安装一个同轴设置的圆环限位套;两个圆环限位套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放置细胞培养试管的旋转置物架,密闭门组件包括内置的密封隔离门和外置的防撞密封门;矩形罐门内壁靠近圆柱罐一端固定有矩形环圈。本发明通过外部的圆柱罐与密闭门组件配合形成密闭隔温罐体,控温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保障内部温度环境,旋转置物架配合试管夹将用于培养细胞的试管稳定的进行定位,螺旋式安装方便存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为研究细胞过程,例如细胞的存活、表型、基因型、增殖和分化,以及生物分子、中间物和产物的形成提供基础。也从遗传学水平-无论是在分离物或完整的转基因动物中-直到个体的蛋白质分子水平,为研究这些过程的调节提供方法。尽管其对生物学目前的状态有巨大贡献,即为令人鼓舞的科学最终提供了遗传治疗和组织工程的可能性,然而在许多方面细胞培养仍处于发展状。细胞的培养需要处于特定温湿度的环境中,由于细胞培养实验中需要进行大量细胞的培养,针对不同科研需要,不同研究基地培养的细胞需要进行相互的转运,转运细胞的过程比较严苛,对温度的控制方式多为冷冻箱体,要求较高,对于小批量的普通输送较为不便,不能提高效率。因此本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利用单体密闭的小空间,简单精准的控温装置,以及方便安装减震的旋转置物架对存放培养液及细胞的试管进行螺旋存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通过外部的圆柱罐与密闭门组件配合形成密闭隔温罐体,控温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保障内部温度环境,旋转置物架配合试管夹将用于培养细胞的试管稳定的进行定位,螺旋式安装方便存取,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血液科细胞培养用试管运输箱,包括双层的圆柱罐,所述圆柱罐的侧壁贯穿固定竖向设置的矩形罐门;所述矩形罐门上安装密闭门组件;所述圆柱罐上端安装用于控制圆柱罐内部温度的控温装置;所述圆柱罐内部的底面与顶面分别安装一个同轴设置的圆环限位套;两个所述圆环限位套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放置细胞培养试管的旋转置物架。
进一步地,所述密闭门组件包括内置的密封隔离门和外置的防撞密封门;所述矩形罐门内壁靠近圆柱罐一端固定有矩形环圈;所述矩形环圈朝向外侧的面开设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橡胶密封条;所述矩形环圈朝向外侧的表面边缘部与矩形罐门连接处设置环形的第一磁吸密封条;所述第一磁吸密封条与密封隔离门磁吸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隔离门主体为隔热矩形板;所述密封隔离门周侧面安装环形设置与第一磁吸密封条配合的第二磁吸密封条;所述密封隔离门外侧面开设两个辅助安装的抠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密封门为中空的矩形钢板;所述防撞密封门外侧面的两侧对称固定两对L形定位板;所述L形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带柄螺栓;所述带柄螺栓倾斜指向防撞密封门的外表面;所述矩形罐门的外壁固定与带柄螺栓配合用于限位的梯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装置包括用于温度控制的控制器、进气管、排气管、储气罐、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均贯穿圆柱罐至其内部;所述储气罐通过导管及第一管道电磁阀与进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上端安装第二管道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置物架包括圆柱管以及螺旋安装在圆柱管上的多个安置板;所述安置板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布开设圆通孔,且在圆通孔内壁轴对称开设矩形导槽;所述圆通孔与矩形导槽内通过试管夹安装培养细胞的试管;所述圆柱管周侧面均布开设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管上端与下端均固定一个直径缩小的圆柱短管,且在圆柱短管上套设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斯塔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斯塔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田间灌溉行走机器人水口精准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