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464.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9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何书贤;陈琳;任学锋;邱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029;G08G1/01;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多源异构 交通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网联汽车V2X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检测器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根据V2X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公交车位置数据及交通检测器数据进行点与路段匹配,得到公交站点与路段的匹配结果;进行标牌与路段的匹配,使交通里程标牌与智能网联V2X轨迹信息关联;分别获取智能网联汽车V2X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检测器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路段方向、道路名称、道路名称中数字编码,根据路段方向、道路名称、道路名称中数字编码确定路段相似度水平,根据路段相似度水平进行路段数据融合。本发明提供的融合多源异构交通数据方法,实现了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属性的统一和关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运营与管理业务复杂且数据源多样化,其包括浮动车、公交车、交通事故、卡口、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智能网联等数据。而面向场景的交通运营与监管业务对数据质量、系统性能均要求较高。数据采集、管理与融合处理方法与系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分布式边缘计算技术在智慧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分布式边缘计算在处理数据量级、时延、响应速度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多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及预处理,将大大提升系统整体效率。
当前交通运营与监管平台主要通过建设交通大数据系统,对城市级数据整体进行提取分析,且数据经过多重清洗工作,依赖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复杂网络算法,对系统算法要求极高,且易导致数据可视化存在较大延时。
基于分布式边缘计算算力下沉处理局部交通数据的方案,虽然可以实现打破数据“壁垒”,解决对算法复杂度、系统性能要求高等问题,现有融合多源交通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案较为欠缺,无法实现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属性统一和关联,且不足以支持诸如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状态感知判定、交通事故影响分析、公交运营线路动态规划等业务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属性统一和关联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多源异构交通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智能网联汽车V2X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检测器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
根据V2X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公交车位置数据及交通检测器数据进行点与路段匹配,得到公交站点与路段的匹配结果;
根据交通事故数据、智能网联V2X数据进行标牌与路段的匹配,使交通里程标牌与智能网联V2X轨迹信息关联;
分别获取智能网联汽车V2X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检测器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路段方向、道路名称、道路名称中数字编码,根据所述路段方向、道路名称、道路名称中数字编码确定路段相似度水平,根据路段相似度水平进行路段数据融合。
进一步地,根据V2X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公交车位置数据及交通检测器数据进行点与路段匹配,具体包括:
根据V2X数据、公交车运营数据中的公交车位置数据及交通检测器数据,以一个公交站点坐标为为圆心,在设定直径范围内获取最近的三条路线,根据三条路线及投影分析法实现站点与路段匹配。
进一步地,根据三条路线及投影分析法实现站点与路段匹配,具体包括:
根据三条路线及投影分析法,获取投影三角形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