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墙体构件浆料快速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2158.4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韩琪;尹传斌;郑吉;熊亮;曾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0 | 分类号: | E04G21/30;E04C5/16;B08B15/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婉君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墙体 构件 浆料 快速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构件浆料快速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橡皮塞和浆料回收组件,所述橡皮塞包括阶梯式套筒和顶压环,所述阶梯式套筒为底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顶压环设置于阶梯式套筒底端外沿,所述阶梯式套筒顶端包括可转动开启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与阶梯式套筒一体成型的若干固定板及若干出浆通孔,若干所述固定板与出浆通孔依次交替布置,所述端头还包括贯穿阶梯式套筒的转动杆件,所述转动杆件一端弹性连接有用于控制出浆通孔开启的若干旋转板,另一端与浆料回收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浆料回收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转动杆件的浆料回收管。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可减少浆料浪费,避免墙体及工作面污染,符合环保绿色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构件浆料快速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墙体施工和加固中大量采用灌浆工艺施工,灌浆套筒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构件常用的连接方式,施工时由灌浆套筒下部灌浆口注浆,注满后上部出浆口出浆,封闭出浆口通常使用橡皮塞。但由于橡皮塞需要用力按实达到封堵密实的效果,安装过程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墙体仓内相连的数个出浆口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直出浆的状态,且浆液顺墙体留下,污染墙体和工作面,现场清理工作较为繁重,浪费施工材料,有违环保绿色施工要求。因此需要用到辅助工具来让橡皮塞的使用更为快捷,从而达到高压不漏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操作快捷,可减少浆料浪费,避免墙体及工作面污染,符合环保绿色施工要求的装配式墙体构件浆料快速回收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墙体构件浆料快速回收装置,包括橡皮塞和浆料回收组件,所述橡皮塞包括阶梯式套筒和顶压环,所述阶梯式套筒为底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顶压环设置于阶梯式套筒底端外沿,所述阶梯式套筒顶端包括可转动开启的端头,所述端头包括与阶梯式套筒一体成型的若干固定板及若干出浆通孔,若干所述固定板与出浆通孔依次交替布置,所述端头还包括贯穿阶梯式套筒的转动杆件,所述转动杆件一端弹性连接有用于控制出浆通孔开启的若干旋转板,另一端与浆料回收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浆料回收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转动杆件的浆料回收管。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件整体为一体成型的中字型结构,所述转动杆件中部为圆柱形空腔,所述转动杆件的一端为套筒,所述套筒与圆柱形空腔顶部封闭式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顶部包括若干浆料通路,所述转动杆件另一端为与圆柱形空腔底部连通的出浆管,所述阶梯式套筒内包括与圆柱形空腔外壁密封接触的凸块,若干所述旋转板间隔分布于一个连接柱顶端,所述连接柱底端伸入套筒并通过弹簧与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式套筒端头具有容纳连接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出浆管与浆料回收管可拆卸连接。套筒和出浆管分别设置于圆柱形空腔的顶部和底部,使转动杆件整体呈中字型结构,其中套筒与圆柱形空腔顶部不连通,而出浆管与圆柱形空腔底部连通,套筒向阶梯式套筒端头方向开口,圆柱形空腔顶部的浆料通路在套筒周围布置,凸块与圆柱形空腔外壁密封接触,保证浆料不会通过圆柱形空腔外部流出,既不影响转动杆件的转动,同时起到限制转动杆件防止移位的作用;浆料自端头的出浆通孔进入浆料通路,再由圆柱形空腔内部自出浆管流向连接的浆料回收组件中,实现浆料的回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及时回收流出的浆料,避免污染墙体及工作面,符合环保绿色施工要求,减少浆料浪费,节省成本,旋转板在端头外部呈叶片状间隔分布于连接柱的顶端位置,连接柱底端自端头处向阶梯式套筒内伸入并伸进套筒中,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套筒底部和连接柱底部,使转动杆件在在转动时,可通过弹簧带动连接柱及旋转板转动,实现对出浆通孔的开启或封闭,弹簧连接可在旋转转动杆件时,操作人员可感受到弹簧的拉伸或复位,从而便于控制出浆通孔的开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