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81653.3 申请日: 2021-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3500279B 公开(公告)日: 2022-11-18
发明(设计)人: 李明伟;段家宝;何建军;夏胜全;张鹏程;潘际宇;李思功;杨国华;朱诚;李玉斌;刘彤;任啟森;廖业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3K11/34 分类号: B23K11/34;B23K11/36;G21C21/02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张德才
地址: 6217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ods fecral 合金 包壳管 燃料 棒端塞 电阻 焊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清洗包壳管内外端面及端塞;

步骤2:将步骤1清洗后的包壳管放置在电阻焊设备送管机构上,将步骤1清洗后的端塞塞入端塞电极杆上;

步骤3:打开电阻焊设备的电源软件,设置焊接工艺参数;

步骤4:打开电阻焊设备的操作软件,利用送管机构将包壳管穿过包壳管定位机构、电极块送至焊接舱室的指定焊接位置,利用伺服电缸将插入端塞的端塞电极杆运动至焊接舱室制定位置;随后对焊接室进行充气密封,利用充气密封圈抱紧包壳管;

步骤5:随后再对焊接舱室进行抽真空操作和充氩气操作;

步骤6:当包壳管内部气氛为氩气氛围时,设置电阻焊设备的操作软件,实现自动电焊;

步骤7:焊接结束后,进行复位操作,包壳管通过送管机构退出焊接舱室,端塞电极杆退出焊接舱室;

步骤8:将焊接好后的包壳管用10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利用通规检测焊缝外径,焊后包壳管顺利通过通规,即表示焊缝外径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对包壳管内外端面及端塞的清洗包括如下过程:首先利用自动化车床平包壳管端面,之后利用超声波清洗端塞及包壳管油污,清洗两次,介质分别为丁(丙)酮和酒精,超声清洗时间均为10~40min,之后利用真空炉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真空度≤1.0×10-1Pa,烘干时间为0.5~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工艺参数包括:压力在400~700daN,电流在6.00~10.0kA,持续时间在40~120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包壳管利用送管机构送至焊接舱室的指定焊接位置时,包壳管端面离端塞电极外端面为0.35~0.75mm,对端塞进行端塞吸附操作,端塞电极杆利用伺服电缸运动至焊接舱室的指定位置,与包壳管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ODS-FeCrAl合金包壳管壁厚为0.28mm~0.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要对包壳管和端塞进行对中操作,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1)将染色剂均匀涂抹在包壳管内壁上;

2)分别将端塞与包壳管移动至焊接舱室的指定位置,保持2s,使包壳管内壁上的染色剂附着在端塞上;

3)之后进行复位操作,端塞与包壳管依次从焊接舱室退出,观察端塞上染色剂的附着情况,若染色剂在端塞圆周上附着均匀,则端塞与包壳管的对中性良好;

4)若端塞上存在明显的染色剂不均情况,则根据染色剂不均的具体情况,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调整端塞电极杆;

5)调整结束后,继续移动端塞及包壳管使其紧密接触进行对中,观察端塞染色剂附着情况,若染色剂附着均匀,则端塞与包壳管的对中性良好;

6)若染色剂附着依旧不均匀,则继续上述步骤(1)、(2)、(3)、(4)、(5),直至端塞上的染色剂附着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焊接舱室进行抽真空操作,真空度低于50pa;真空度到达后,自动对焊接舱室进行充氩气操作,充氩气设定值在0.11Mpa~2Mpa范围内,即包壳管可保持0.11Mpa~2Mpa内部带压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DS-FeCrAl合金包壳管燃料棒端塞电阻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用10倍放大镜观察焊缝,当焊缝表面出现缺陷,需更电极块;利用通规检测焊缝外径时,需顺畅通过,不可卡住,若焊接结束后的包壳管不能通过通规,则需检查铜电极及焊接舱室内部情况,之后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铜电极或者焊接舱室其他零部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6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