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视力检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1427.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鑫;李学民;吴亭宜;郭翼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视力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动态视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眼动仪器控制单元、信息采集单元、视标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和输出单元;
所述眼动仪器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信息采集单元,以控制眼动仪的数据采集;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被测试者输入的视标开口判定数据和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
所述视标控制单元,用于输出视标信息至所述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视标参数显示所述视标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和输出的所述视标信息,确定所述被测试者的测试结果;
所述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被测试者的测试结果;
所述预设的视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试速度、初始视标大小、视标大小切换间隔、视标显示总数目、视标切换所需正确数目、视标显示间隔和视标判定时限;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对比子单元,将所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和所述视标信息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被测试者的视标开口判定的是否正确,其中,当在视标判定时限内未接收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时,确定为此次判定错误;
判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判定所述被测试者是否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
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没有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的测试确定为无效测试,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的测试确定为有效测试;
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视标开口标定的确定结果和有效测试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视标切换,并得到所述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视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
瞳孔追踪数据采集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眼动设置参数,对眼动仪和被测试者的眼位进行矫正,并在矫正后,对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注视位置进行实时的追踪和获取,以得到所述瞳孔追踪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视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原始测试数据、动态视力测试结果和眼动测试结果,所述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数据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原始测试数据;
第二数据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动态视力测试结果,其中,所述动态视力测试结果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V=A-b*(1/x)
其中,V表示视力测试结果,A表示所述被测试者能识别大于或等于y个的最小视标,b表示识别比A小一号的视标个数,y表示视标切换所需正确数目,x表示视标显示总数目;和/或
第三数据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所述眼动测试结果,所述眼动测试结果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眼位图,位差图,速度图和速度差图,以及最小位差、平均位差、最小速度、最大速度、首次进入视标所需时间、首次眼动所需时间和扫视总时间。
4.一种动态视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视标参数显示所述视标信息;
采集被测试者根据所述视标信息输入的视标开口判定数据,以及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
根据所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和输出的所述视标信息,确定所述被测试者的测试结果;
输出所述被测试者的测试结果;
所述预设的视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试速度、初始视标大小、视标大小切换间隔、视标显示总数目、视标切换所需正确数目、视标显示间隔和视标判定时限;
根据所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和输出的所述视标信息,确定所述被测试者的测试结果,包括:
将所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和所述视标信息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被测试者的视标开口判定的是否正确,其中,当在视标判定时限内未接收到视标开口判定数据时,确定为此次判定错误;
根据所述被测试者的瞳孔追踪数据判定所述被测试者是否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
将没有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的测试确定为无效测试,对所述视标进行追踪的测试确定为有效测试;
根据所述视标开口标定的确定结果和有效测试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视标切换,并得到所述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4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