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1417.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唐续龙;胡立琼;高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白雪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灰固硫 熔融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飞灰、还原剂、熔剂进行混合配料,得到混合原料;其中所述混合原料中的C与S的摩尔比为2.5~3.5;将所述混合原料中的SiO2和Al2O3的总重量记为m,CaO和MgO的总重量记为n,FeO、MnO、Na2O及K2O的总重量记为l,则控制渣型为SiO2-Al2O3-CaO渣型,且m/n为0.8~1.5;或者,控制渣型为SiO2-CaO-FeO渣型,且m/n为1.0~1.6,l/m=0.15~0.30;
将所述混合原料以喷吹形式或压制料球形式送入电炉进行固硫熔融,期间控制渣层温度在1250~1350℃,并控制所述渣层上方熔盐层的温度低于1200℃,得到熔盐、炉渣和烟气;当采用所述喷吹形式加入所述混合原料时,所述混合原料的粒径为75~500μm;当采用所述压制料球形式加入所述混合原料时,所述还原剂和所述熔剂的粒径均<5mm,将所述混合原料压制成粒径2~4cm的料球;
将所述熔盐进行冷却,将所述炉渣进行水冷或者风冷;
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处理所述烟气:
方式一、将所述烟气依次进行兑风冷却、除尘、二次燃烧,其中所述兑风冷却步骤中控制所述烟气的出口温度<200℃;所述方式一中的所述二次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为850~1100℃,燃烧时间>2s,采用的燃料为天然气或柴油;
方式二、将所述烟气依次进行二次燃烧、急冷、除尘、洗涤、除汞,其中所述二次燃烧控制温度1150~1250℃之间,急冷温度控制在180~200℃;所述方式二中的所述二次燃烧后烟气氧含量控制在6~10wt%之间,采用的燃料为天然气或柴油;
方式三、将所述烟气依次进行二次燃烧、湿法除尘、除汞,其中所述二次燃烧控制温度1150~1250℃之间;所述方式三中的所述二次燃烧后烟气氧含量控制在6~10wt%之间,采用的燃料为天然气或柴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含碳还原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焦粉和/或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剂为含硅熔剂和/或硅铁熔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剂为石英砂、废玻璃、有色冶炼渣、赤铁矿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压制料球形式加入所述混合原料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混合原料由刮板输送机或螺旋输送机输送至压球机内压制成所述料球;
采用刮板输送机将所述料球倒运至所述电炉中进行所述固硫熔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为交流电炉、直流电炉、玻璃熔融电炉或电阻式熔炉,所述电炉的炉型为长方形、圆形或长椭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灰固硫熔融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设置有用于加入所述混合原料的加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烟气的烟气出口、液位探测孔、温度测量孔和压力测量孔,其各自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和/或侧壁;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渣排放口和熔盐排放口,所述渣排放口靠近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熔盐排放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渣排放口的高度,所述渣排放口和所述熔盐排放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炉体顶部的靠近所述渣排放口的一侧;
供电系统,包括变压器、电极及用于连接二者的短网,所述炉体还设置有电极孔,所述电极穿过所述电极孔延伸至所述炉体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炉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4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