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81152.5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温强;朱垚鑫;金敬文;闫秋颖;李平;陈雨苗;李东光;宋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25/62 | 分类号: | H04N25/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微小 光斑 阵列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包括控制电路、LED阵列、光纤阵列和适配板;所述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每个LED的发光强度,并具有数字通信接口;每个LED与一根光纤耦合,光纤输出端分别插入二维阵微孔的适配板上,光纤的出光端穿过二维孔阵适配板,且每个光纤的出光面与适配板地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点光源阵,点光源阵通过凸透镜成像得到二维微小光斑阵,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本发明可以精确对每一个光斑进行精准控制;通过光纤导光以及透镜组组成的光路可以将光斑精准照射到单独的像素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尤属于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像传感器中像素之间的耦合效应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像素之间的串扰是影响图片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像素间的串扰效应进行修正和补偿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其中的补偿方法大致分为两各方面,一方面是在加工环节通过硬件手段有效抑制串扰噪声,另一方面是应用环节通过算法补偿串扰噪声,如果想要通过算法补偿串扰噪声就需要对每个像素块进行精准的曝光,以便于获得具体参数数据,但现有的实验装置只能满足同时对几个像素进行曝光,无法做到对一个单独像素块进行精确的独立曝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缺陷,提供一种二维微小光斑发生装置,以便对图像传感器单独一个像素块进行精确曝光,获得更加精准的实验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包括控制电路、LED阵列、光纤阵列和适配板;所述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每个LED的发光强度,并具有数字通信接口;每个LED与一根光纤耦合,光纤输出端分别插入二维阵微孔的适配板上,光纤的出光端穿过二维孔阵适配板,且每个光纤的出光面与适配板地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点光源阵,点光源阵通过凸透镜成像得到二维微小光斑阵。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精确对每一个光斑进行精准控制;
(2)通过光纤导光以及透镜组组成的光路可以将光斑精准照射到单独的像素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源模块,2为控制模块,3为通信模块,4为控制电路,5为LED阵列,6为、光纤阵列,7为适配板;
图2是图像传感器N*M像素阵结构俯视图;
图3是像素曝光装置光路结构;
图4是光斑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对图像传感器诸像素独立曝光的二维微小光斑阵列发生装置包括控制电路、LED发光二极管、光纤及二维孔阵结构/适配板组成;所述控制电路中有电源控制模块,D/A转换模块,以及三极管模块,PCB板背面附有贴片LED,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光纤为1mm外径0.75mm内径塑料光纤。所述二维孔阵结构以PCB板为载体,在其上进行精密打孔操作,获得二维孔阵结构。
进一步,LED控制电路能够分别控制每个LED的发光强度,并具有数字通信接口。
进一步,每个LED与一根光纤耦合,光纤输出端分别插入二维阵微孔的适配板上,光纤的出光端穿过二维孔阵适配板,且每个光纤的出光面与适配板地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点光源阵。
进一步,适配板上的点光源阵通过凸透镜成像得到二维微小光斑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