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0783.5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远坚;傅谦惠;黄才富;王冠;穆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8 | 分类号: | B22D41/58;B22D11/1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包 水口 密封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包括沿长水口设置的氩气管路组,所述氩气管路组位于大包底部与中间包之间,所述氩气管路组内所有氩气管路的吹气口均朝向长水口的方向,所述氩气管路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二氩气管路和第一氩气管路,所述第一氩气管路的吹气口设置有上氩气环,所述上氩气环设有多个朝上的气孔,所述第二氩气管路的吹气口设置有下氩气环,所述下氩气环设有多个朝下的气孔,所述上氩气环设置长水口碗部处,所述下氩气环设置在长水口碗部下方,本发明也公开了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在大包、长水口及中间包处均吹出氩气,解决在长水口处出现二次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包长水口密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的连铸机大包长水口密封采用氩气密封,其原理是通过长水口吹氩气抑制了中包上下水口滑板面间吸入空气防止钢水氧化。目前的氩气密封技术一般在长水口碗底设置一路氩气,但是存在着氩气流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容易出现长水口碗底处形成负压,导致空气吸入发生二次氧化,由于钢水中的气体随钢液运动至结晶器的不同深度和不同部位,在钢水的固液界面,凝固的枝晶捕捉气泡,最终使铸坯出现气泡和夹杂杂物等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大包、长水口及中间包处均吹出氩气,解决在长水口处出现二次氧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包括沿长水口设置的氩气管路组,所述氩气管路组位于大包底部与中间包之间,所述氩气管路组内所有氩气管路的吹气口均朝向长水口的方向,所述氩气管路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二氩气管路和第一氩气管路,所述第一氩气管路的吹气口设置有上氩气环,所述上氩气环设有多个朝上的气孔,所述第二氩气管路的吹气口设置有下氩气环,所述下氩气环设有多个朝下的气孔,所述上氩气环设置长水口碗部处,所述下氩气环设置在长水口碗部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氩气管路组还包括第三氩气管路和第四氩气管路,所述第四氩气管路和第三氩气管路吹气口与长水口的距离大于第二氩气管路和第一氩气管路吹气口与长水口的距离。由于第二氩气管路是通过下氩气环沿着长水口竖直吹出氩气,如果第四氩气管路和第三氩气管路的吹气口距离长水口太近,第四氩气管路和第三氩气管路吹出的氩气方向与下氩气环吹出氩气的方向垂直,影响中间包上方的氩气密封,在中间包上方容易吸入氧气导致二次氧化。
本发明的第一氩气管路通过上氩气环朝长水口碗部上方吹出氩气,使大包底部与长水口碗部之间处于正压,防止了吸入氧气;第二氩气管路通过下氩气环朝长水口碗部下方至中间包之间吹出氩气,使长水口始终处于氩气保护的环境中;第四氩气管路和第三氩气管路处于第二氩气管路的下方,作为下氩气环吹出氩气的补充,使中间包上方的长水口处于氩气保护的环境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水口的碗部一侧还设有长水口上封氩气管路,所述长水口上封氩气管路位于第一氩气管路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包底部设有通向大包内部的氩气软管。向大包内的钢水吹入氩气,降低钢液中溶入气体(如氢、氮、氧)的含量,去除钢液中残存的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使钢水在浇注前成分、温度均匀,可明显降低浇注的开注温度,实现连铸工艺正常化,提高钢材冲击韧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包设有中间包氩气管路,所述中间包氩气管路的吹气口位于中间包的液面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氩气管路、第三氩气管路、第二氩气管路、第一氩气管路、长水口上封氩气管路和中间包氩气管路均设有气体流量计和电磁阀。气体流量计测量氩气管路中氩气流量,并将氩气流量反馈至控制系统中,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氩气管路中氩气的供给。
一种大包长水口氩气密封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