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监控视角和清晰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80750.0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陈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62;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马贺 |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监控 视角 清晰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监控视角和清晰度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布置多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每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获取预定拍摄距离处的取相范围的图像,其中相邻的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的图像在边缘部分形成重叠;第二步骤:利用所述多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获取的一组边缘重叠的图像;第三步骤:将所述一组边缘重叠的图像通过拼接算法获得一个视场角增大的图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监控视角和清晰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受制于镜头的成像原理,不能够在看得清和看得广两方面同时获得良好的效果,因为镜头焦距越小看的越近,但是视觉范围越宽,镜头焦距越大看的越远,但是视觉范围越窄。在单镜头摄像机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实现视觉范围很宽同时又看得很远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场景需要获取大视角的图像,同时还能够看清楚远处的细节,一般都通过变焦摄像机加上广角定焦摄像机组合的方式来实现需求,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两个缺陷,一个是高清的图像只能受限于变焦摄像机拍摄的范围,广角摄像机拍摄到的其他范围内就无法查看图像细节;第二个是如果用多个变焦摄像机与一个广角定焦摄像机组合的方式,多设备联动实现的机制非常复杂,导致实现的经济成本很高,操作体验不好等问题。
已经改进了摄像机从而提供了全景摄像机,全景摄像机可无盲点监测覆盖所处场景,设有一个鱼眼镜头,或者一个反射镜面(如抛物线,双曲线镜面等),或者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普通镜头拼接而成,拥有360度全景视场。一台全景摄像机可以取代多台普通的监控摄像机,做到了无缝监控。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普通镜头的产品,其内部封装多个不同朝向的传感器,通过对分画面进行图像拼接操作得到全景效果。主流产品的结构是把若干两百万图像的传感器,以及视场角独立短焦镜头封装在统一的外壳中。其中数字处理与压缩等核心技术被集成在前端固件上,将若干单独的画面按用户需求集成为180°或者360°的高清全景画面,再由网络或高速总线传输到后端管理平台。
但是,此类产品的特点是基于200万像素的单个传感器组合,整体清晰度不高,镜头大多选用广角镜头,可清晰拍摄的景物一般在20-30米范围内,查看和使用拍摄的图像资料需要特殊设计的软件工具,通用的视频管理系统要利用此类的图像源比较复杂。
也就是说,如果采用普通单镜头摄像机,则没有办法实现视觉范围很宽同时又看得很远的目的。但是如果采用全景摄像机,则得到的图像整体清晰度不高,镜头大多选用广角镜头,可清晰拍摄的景物一般在20-30米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远距离物体清晰图像无法获取,查看和使用拍摄的图像资料需要特殊设计的软件工具,通用的视频管理系统要利用此类的图像源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增加监控视角和清晰度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监控视角和清晰度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布置多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每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获取预定拍摄距离处的取相范围的图像,其中相邻的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的图像在边缘部分形成重叠;
第二步骤:利用所述多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获取的一组边缘重叠的图像;
第三步骤:将所述一组边缘重叠的图像通过拼接算法获得一个视场角增大的图片。
优选地,多个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被布置在一条弧线上,其中相邻的远焦镜头视频采集设备的拍摄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水平视场角。
优选地,第三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一组边缘重叠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操作,检测各个图像中的特征点;
对特征提取操作得到的各个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图像配准,以建立图像之间的几何对应关系;
利用建立图像之间的几何对应关系计算单应矩阵,删除不属于重叠区域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