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波段空馈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及强度计算与测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80274.2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辉;邱雨珉;李伦波;濮存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射频 信号 收发 装置 强度 计算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标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波段空馈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及强度计算与测定方法。包括天线组合和收发组件电路;天线组合包括天线A和天线B两个宽带标准增益喇叭天线;收发组件电路集成了多个波段的射频信号收发功能,每个波段都具有两个信号端口,每个端口各自连接一个环流器,且每个环流器均具备输入输出功能;收发组件电路同时具有两个信号通道,分别实现接收和发射功能。本发明给出了双向传播链路的增益强度计算方法以及该装置的电路增益精确测试方法;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飞机、高塔等升高平台上,与信号模拟器、信号源等无线传输形成链路闭环,完成雷达静态标校和动态标校,具备无需射频电缆链接、体重小、重量轻、简单经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标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波段空馈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及强度计算与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标校是雷达研制和日常维护中重要的验证其正常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雷达对目标的测量精度决定着其作战使用效能,因此需对雷达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标校消除测量误差。雷达的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主要和信噪比有关且不可消除,系统误差与安装误差、平台变形、机电轴误差及导航误差等相关,可以通过与真值比对得到并加以消除。雷达标校即是标定系统误差加以消除并进行验证的过程。传统的标校手段包括:
(1)利用大飞机搭载GPS检飞
该方式下,飞机、雷达和基准站各放置差分GPS,飞机按照规划航路飞行,雷达对军机进行观测,事后通过比较雷达测量值和飞机的GPS真值信息得到测量误差。该方法可以全距离、全方位标定雷达的测量误差,但是需要协调相关飞机和空域,时间周期长,不利于雷达经常性标校。
(2)建设标校塔,利用模拟信号源对雷达进行标校
该方式下,将信号源或者雷达模拟器置于标校塔上,雷达接收信号源发出的信号或者先发射再接收模拟器转发的雷达信号,通过处理得到测量值,需塔上源的真值数据比较得到测量误差。标校塔的建设选址需满足天线远场距离,塔高度需考虑多路径效应,可以满足固定站雷达的标校需求,且塔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比较高。
(3)移动标校车
移动标校车一般由标校源和升降装置组成,通过测量升降杆顶部的信号源的信号,得到测量误差。移动标校车的升高一般在60米左右,可以满足架高较低雷达的使用,由于移动标校车只能架设在相对平台的地面上,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码头、港口等湾区,移动标校车不能完成全方位的标校。同时标校车的维护至少需要三人以上,维护成本比较高。
以上三种标校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近年来,采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信号源或者雷达模拟器的方法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具有可以动态部署,使用方便,简单经济等特点。
无论是采用高塔、标校车还是多旋翼无人机,都需要在上面放置信号源或信号模拟器,这些专用设备价格昂贵,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多旋翼无人机标校时,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搭载起来难度很大,且具有非常大的风险。专利 CN2017101335379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中继传输技术的雷达标定方法与系统,其中公开了一种包括雷达和被测目标的无线射频中继传输雷达标定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射频中继传输处理任务载荷,其中射频中继传输处理任务载荷可进行搭载,从而进行雷达的标校,但是专利中没有给出射频中继传输处理任务载荷的具体的结构、处理电路,更没有给出如何进行强度和计算和测定。
之前是提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但是并没有针对任务载荷装置的一个具体设计和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波段空馈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及强度计算与测定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波段空馈射频信号收发装置,用于雷达标校,包括天线组合和收发组件电路;
天线组合包括天线A和天线B两个宽带标准增益喇叭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感应电荷电渗的不同浓度液滴产生芯片
- 下一篇:电池包拆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