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9643.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声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污泥 回流 反应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处理器和沉淀池,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布水排泥管,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反应器罐体的液体水平面下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靠近水平面处设有一根引出至所述反应器罐体外面的出水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底部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输出端连接在布水排泥管的进水口处,所述处理器安装在反应器罐体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沉淀池的泥水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所述污泥回流管的排放。反应器内部的污泥在上部的专用沉淀池内得到充分的沉淀,再经过智能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配合,达到理想的沉淀和回流效果,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和出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中,罐内TS浓度高,出水中有机物和厌氧微生物含量也较高。这样降低了出水质量,也会因为罐内厌氧微生物减少,而使反应器处理效率降低,存在截留微生物和有机物。
目前厌氧生物反应器截留的污泥不能全部回到反应器的底部,不能又一次参加完整的处理过程,出水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处理器和沉淀池,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布水排泥管,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外侧底部一侧安装有连接布水排泥管进水端的进水泵,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外侧底部另一侧安装有连接布水排泥管出泥端的排泥管道,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反应器罐体的液体水平面下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靠近水平面处设有一根引出至所述反应器罐体外面的出水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底部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输出端连接在布水排泥管的进水口处,所述处理器安装在反应器罐体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沉淀池的泥水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所述污泥回流管的排放。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池为锥形壳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池通过支架安装在反应器罐体的液体水平面下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斜壁和分隔板,所述沉淀斜壁和分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且两侧对称设置,同侧所述沉淀斜壁和分隔板之间的空隙构成进水泥腔,所述沉淀斜壁和分隔板的两端均通过支架焊接在反应器罐体的液体水平面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沉淀斜壁和分隔板分别在反应器罐体的内部倾斜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斜壁呈开口呈型,所述分隔板为V型闭合式结构,其最低端与污泥回流管的进口相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内腔顶部水平面之上的空间构成气室,所述反应器罐体的顶部设有连接气室的沼气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回流管位于反应器罐体外部的管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安装有在线测量元件,所述线测量元件和电动阀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设有止回阀,所述进水泵通过止回阀分别连接布水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布水排泥管在位于所述反应器罐体内部管体上均匀开设有出泥水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反应器中的上部设有专用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接的有污泥回流系统,回流过程由处理器通过智能控制,达到污泥回流最佳状态,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出水质量。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