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株HSU-6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381.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柏晓辉;潘健;许竟成;佘新松;翟大才;吕顺清;程锦;吕倩丽;袁家伟;李强;郑青青;张群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42;C11D3/386;C12R1/0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妍妍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酸性 纤维素酶 菌株 hsu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株HSU‑6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于2021年5月2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599。所述菌株产的纤维素酶能耐受40~50℃的温度,对金属离子Fesupgt;3+/supgt;、Casupgt;2+/supgt;、Cusupgt;2+/supgt;、Nisupgt;2+/supgt;和Hgsupgt;2+/supgt;及有机溶剂等具备一定的耐受力,这些特性显示该纤维素酶特别适合在工业化生产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株HSU-6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是制约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处在“后石油时代”的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刻不容缓。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其每年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750亿吨以上,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纤维素由D-吡喃葡萄糖经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其聚合度可达10000左右,是一种高聚合度多糖。同时,纤维素糖链上存在大量羟基,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造成其难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影响其开发与利用。目前,用于降解纤维素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方法。物理法主要是采用超微粉碎、蒸汽爆破等方法改变纤维素的天然结构以增加其可溶性和反应活性,但这些方法耗能大、成本高,不利于纤维素的利用。化学法主要是采用强酸或强碱进行处理,其虽可有效的降解纤维素,但强酸或强碱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对反应设备要求高且对工艺要求较高,需强化后续产物中酸或碱处理工艺,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对环境友好、能耗低、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纤维素降解的生物学方法已成为纤维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与热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株HSU-6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产的纤维素酶能耐受40~50℃的温度,对金属离子Fe3+、Ca2+、Cu2+、Ni2+和Hg2+及有机溶剂等具备一定的耐受力,这些特性显示该纤维素酶特别适合在工业化生产上使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株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株,所述菌株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于2021年5月2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599,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进一步的,所述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菌株16S rDNA序列的扩增引物为:
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
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
一种纤维素酶制备方法,将上述菌株培养发酵,并在发酵后的培养液中提取纤维素酶。
一种纤维素酶,所述纤维素酶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一株产耐热酸性纤维素酶菌剂,所述菌剂包含上述菌株。
上述菌株或纤维素酶在生物发酵或生产去污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应用温度为40~50℃,pH值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