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082.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革;陈杰;任永琼;方伟;刘伟;周林;敖余达;黄文;周其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平板 沟线夹 焊接 强度 自动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进料机构、检测工作台、出料机构以及控制器,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机架以及第一带传输组件,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机架以及第二带传输组件;检测工作台包括承力座,承力座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承力座上设有龙门架,龙门架顶部安装有下压机构;第一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带传输组件上的工件移动至承力座上的顶推组件,第二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承力座上工件受压后表面弯曲程度的位置检测装置,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下压机构、顶推组件以及位置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对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的焊接强度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主要用在高电压等级10kV及以上电气设备接线板之间过渡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方法不当、焊接质量不好、导线摆动均会使焊接面产生断裂,导致输电故障。
如何检测产品的焊接质量,成为该行业的一大技术难题,当前生产中采用的检测方法是由检测人员根据焊接外观确认或借助夹具手动掰的办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检测结果因为人员因素影响,偏差极大。
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能够对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的焊接强度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焊接强度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检测工作台、出料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机架以及安装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带传输组件,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机架以及安装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带传输组件,第二机架前后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合格品收集箱和次品收集箱;所述检测工作台包括设置于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的承力座,承力座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承力座上还设有龙门架,龙门架顶部位于导槽正上方的位置安装有下压机构;所述第一机架上远离检测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将第一带传输组件上的工件移动至承力座上的顶推组件,所述第二机架上远离检测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承力座上工件受压后表面弯曲程度的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进料机构、出料机构、下压机构、顶推组件以及位置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进料机构的第一带传输组件上进行传输,通过顶推组件将工件推送至检测工作台内的承力座上;下压机构按照预设压力作用于工件的焊接位置,并且保持加载10~30s;位置检测装置记录工件承压前后的两个实际变形量并将记录结果反馈给控制器;下压机构复位,进料机构上的顶推组件将工件顶出至出料机构的第二带传输组件上;控制器根据内置的数学模型公式,通过记录的实际变形量进行计算,计算后若工件为合格的产品,控制器控制第二带传输组件正向运转,第二带传输组件将工件输送至合格品收集箱中;计算后若工件为不合格的产品,控制器控制第二带传输组件反向运转,第二带传输组件将工件输送至次品收集箱中。从而通过该设备能够对铜铝过渡平板及并沟线夹的焊接强度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优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力座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沿长度方向上通过转轴均匀安装有多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顶部高于承力座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工件在承力座上位移时避免其表面被划伤,既能起到保护工件的作用,又能起到辅助工件位移的效果,使其在承力座上的运动更加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