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895.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王园;刘阳;闫鹏飞;高万林;褚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放电 电极 结构 | ||
1.一种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与高压电源(3)的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1)和与所述高压电源(3)的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2),所述第一电极(1)位于所述第二电极(2)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为高压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为低压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靠近所述第二电极(2)的一侧表面覆盖有绝缘介质(6),第一电极(1)上设有气体循环组件(5),所述气体循环组件(5)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上设有水体循环组件(7),第二电极(2)靠近第一电极(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水体循环组件(7)的输出端连通的储水组件(8),水体循环组件(7)在通入水体后形成反应液位,所述反应液位与绝缘介质(6)之间形成放电间隙(4);
所述储水组件(8)包括:
储水池,架设在所述第二电极(2)上,位于所述放电间隙(4)内,所述储水池的边缘位于第二电极(2)的边缘的内侧,所述水体循环组件(7)的输出端延伸至储水池内部并与储水池连通;
所述水体循环组件(7)包括:
进水管道(71),贯穿第二电极(2),且所述进水管道(71)的输出端延伸至储水池内部并与储水池连通;
出水管道(72),其输入端与设置在第二电极(2)的表面的回水孔(21)连通,所述出水管道(7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电极(2)外部;
泵机(73),其输出端与进水管道(71)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水体循环组件(7)还包括:
设置在第二电极(2)外部的储水器(74),其输入端与出水管道(72)的输出端连通;
回水管道(75),其输入端与所述储水器(7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回水管道(75)的输出端与所述泵机(73)的输入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水体循环组件(7)还包括:
挡板(76),位于进水管道(71)的输出端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道(71)垂直于第二电极(2)设置,所述挡板(76)平行于第二电极(2)设置,且挡板(76)的截面面积大于进水管道(71)的截面面积。
5.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水池包括:
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池(81)和第二储水池(82);
所述第二储水池(82)位于第一储水池(81)的底端中心,第一储水池(81)的边缘位于第二电极(2)边缘的内侧,第二储水池(82)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储水池(81)的边缘的内侧,进水管道(71)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储水池(82)内部并与第二储水池(82)连通,进水管道(71)位于第二储水池(82)的中心位置且第二储水池(82)淹没进水管道(71)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2)的边缘朝向第一电极(1)一侧凸出于第二电极(2)的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组件(5)包括:
进气管道(51),其输出端穿过第一电极(1),所述进气管道(51)的输入端延伸至第一电极(1)外部,进气管道(51)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4);
空气压缩机(52),其输出端与进气管道(51)的输入端连通;
出气管道(53),其输入端穿过第一电极(1),所述出气管道(53)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电极(1)外部,出气管道(53)上设有第二控制阀(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放电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之间通过密封外壳(9)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8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