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拐杖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638.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5/00 | 分类号: | A45B5/00;A45B9/04;A45B9/02;A45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拐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拐杖,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本装置包括把手(100)、连杆(200)和支撑部(400),所述把手(100)为上端为平面结构,所述连杆(200)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结构,连杆(200)的两端分别与把手(100)和支撑部(400)连接,支撑部(400)为不倒翁结构。本装置通过连杆(200)将把手(100)和支撑部(400)连成一体,通过调节连杆(100)的长度就可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需要。而将支撑部(400)设置成不倒翁结构,使得实际使用时可缓冲摔倒的作用力,减小对人体伤害。而把手(100)为上端为平面结构,实际可便于人们直接坐在把手(100)上休息。解决了现有拐杖结构和用途单一,造成实际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拐杖,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的老年人数量呈现为整体上升的趋势,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将会发生一系列的退化,特别是腿脚不便,血压方面有问题的老人,常有因长时间站立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致使老年人突然摔倒等安全问题,故部分老年人需要借助拐杖来行走。现有的拐杖主要为杆状结构,且在其一端设置把手,方便人们握持。但这种结构的拐杖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担心摔倒,二是走累了没有地方歇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拐杖结构和用途单一,造成实际使用不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拐杖,包括把手、连杆和支撑部,所述把手为上端为平面结构,所述连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结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把手和支撑部连接,支撑部为不倒翁结构。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部与连杆可拆卸连接,连杆远离把手端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且呈放射状布置。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为3至6根的杆状结构。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为4根,且呈十字形结构。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把手为上端面为平面的柱状结构。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把手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握持杆。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凹槽开口端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把手转动连接。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凹槽的一侧壁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开口位于把手的中部。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握持杆下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弧形凹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作成本低。本装置在连杆下端设置不倒翁结构的支撑部,使得使用拐杖的人摔倒时,通过支撑部不倒翁的结构会减轻摔倒后所受的伤害,同时不倒翁结构的设置也便于人们直接竖直放置拐杖。同时保持把手上端面平面设置,便于人们走累了直接坐在把手上,通过不倒翁结构的支撑部支撑,可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使得本装置功能多样化,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0-把手,110-凹槽,120-握持杆,130-开口,140-盖板,200-连杆,300-支撑杆,400-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进气歧管、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数控CD纹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