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权限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456.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戴博;范渊;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贺才杰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权限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权限数据获取方法,其中,该权限数据获取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信息获取用户权限,所述用户权限包括组织范围权限以及功能范围权限;基于所述用户权限获取数据标签,所述数据标签包括组织标签以及功能标签;基于所述数据标签获取请求数据,所述请求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且根据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分类。通过本申请,用户获取自身权限对应数据时出现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基于用户自身权限范围获取数据时的准确性,实现了用户通过自身权限获得数据时,获取的数据更加符合自身权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权限领域,特别是涉及权限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其伴生数据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业务的开展,这些数据需要被组织进行访问、探索和分析。但是在过去,为了保护数据,特别是敏感数据的安全性,这种数据一般是不允许对外开放的,而是通过一些流程审核过后,才会进行授权开放,但这种方式过于烦琐以及周期过长,不适用于高节奏、高效率的互联网时代。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着用户获取相应权限对应数据的方法,但基于其方法,通过自身权限获取对应数据时,通过单一标签对数据进行筛选,对数据权限判定时也是基于单一判定规则,通过数据中易于判定的特征以判定数据的权限,如此使得判定数据权限的过程相对简单方便,从而易于对数据设置权限以用于查看,但这种方法获取权限对应数据时,可能会出现用户获得的数据出现并不符合自身权限的情况,即存在获取数据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用户获取自身权限对应数据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权限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获取自身权限对应数据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权限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数据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信息获取用户权限,所述用户权限包括组织范围权限以及功能范围权限;基于所述用户权限获取数据标签,所述数据标签包括组织标签以及功能标签;基于所述数据标签获取请求数据,所述请求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且根据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分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织范围权限至少包括行政区权限、单位权限、部门权限以及业务组权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数据请求信息之前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基于预设标签规则识别所述待处理数据中的组织标识以及功能标识;基于所述组织标识以及功能标识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分类,并设置标签,所述标签包括组织单元标签以及功能单元标签。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标签规则识别所述待处理数据中的组织标识以及功能标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述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格式统一化、还原缩写数据以及去除非必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标签规则识别所述待处理数据中的组织标识以及功能标识包括:基于正则表达式规则或分词解析规则识别所述待处理数据中的组织标识以及功能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标签规则识别所述待处理数据中的组织标识还包括:获取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来源地址;基于所述来源地址获取所述组织标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来源地址包括:对会话初始化协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来源地址,所述会话初始化协议为获取所述待处理数据时的通信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