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的自诊断电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7647.0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津;张经祥;吴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电路 测试 诊断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测量电变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的自诊断电路及方法。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机,集成电路测试机内设有数字通道模块、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数字通道模块、多功能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测试机上设有若干ODD‑EVEN载具板、Utility Diag载具板,ODD‑EVEN载具板一端连接数字通道模块,ODD‑EVEN载具板另一端分别连接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数字通道模块,Utility Diag载具板连接多功能继电器模块;同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了集成电路测试机本身的资源,无需使用额外的测试设备,大大节省了设备成本。采用互联互测方案,对相同的测试项,可以并发性测试,奇数和偶数通道各测一次即可,节省了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电变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的自诊断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机内设有数字通道模块、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数字通道模块、多功能继电器模块,最多有1152 数字通道,72 个测量单元通道,72个供电通道、72个高压数字通道。由于测试资源较多,用外用设备手工量测已经为不现实,并且依赖于外部设备对集成电路测试机的测试资源进行检测,会增加测试成本。
目前集成电路测试机有几种自诊断方法,一是选取典型芯片,制作专用诊断电路测试板,基于该芯片完成测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模拟测试环境完成自诊断功能,缺点是为了完成芯片外围电路测试,制作完整的电路,制作成本高,同时受芯片功能限制,可能不能覆盖集成电路测试机的所有资源通道。二是采用外接测量仪器,通过专用电路板切换通道,并且将外接仪器的测量结果读回。该方法的优点是第三方仪器与测试机独立,能够准确定位诊断。缺点是,此类第三方测试仪器价格昂贵,而且不可能每个测试通道挂一个仪器,因此集成电路测试机的多通道只能串行测量,造成测量时间太长,动辄几个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的自诊断电路及方法,利用ODD-EVEN载具板与Utility Diag载具板,充分利用集成电路测试机自身资源,将被测量资源和测量资源成对捆绑进行自诊断,不依赖外部设备进行测试,降低了测试成本,节约了测试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的自诊断电路,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机,集成电路测试机内设有数字通道模块、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数字通道模块、多功能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测试机上设有若干ODD-EVEN载具板、Utility Diag载具板,ODD-EVEN载具板一端连接数字通道模块,ODD-EVEN载具板另一端分别连接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高压数字通道模块,Utility Diag载具板连接多功能继电器模块;
其自诊断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集成电路测试机上安装ODD-EVEN载具板;
S2,分别对数字通道模块、精密测量单元模块、供电模块进行自诊断;
S3,对高压数字通道模块进行自诊断;
S4,在集成电路测试机上安装Utility Diag载具板;
S5,对多功能继电器模块进行自诊断;
所述的步骤S2中对数字通道模块进行自诊断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1,选择要诊断的数字通道模块;
S21-2,数字通道模块上所有奇数数字通道输出VIH电压,偶数数字通道的测量单元测量对应的奇数数字通道的输出电压值;
S21-3,比较步骤S21-2中偶数数字通道测量电压值与奇数数字通道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在+/-5%内,若在,则输出pass,若不在,则给出报警提示;
S21-4,数字通道模块上所有偶数数字通道输出VIL电压,奇数数字通道的测量单元测量对应的偶数数字通道的输出电压值;
S21-5,比较步骤S21-4中奇数数字通道测量电压值与偶数数字通道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在+/-5%内,若在,则输出pass,若不在,则给出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级联高温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线性光学加密系统攻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