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7644.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05D7/14;B22D27/02;B23P15/00;G01B11/30;G01B21/20;G01N3/08;G01N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内辊 制造 晶形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涉及炉内辊制造技术领域,该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对应材质和尺寸的毛坯辊,对毛坯辊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测;步骤二、对毛坯辊的表面进行初步处理;步骤三、对毛坯辊进行高等轴晶率的浇筑工作;步骤四、利用数控车床对炉内辊的外壁进行精磨,将炉内辊直径精磨的误差控制在5丝以内。本发明通过电磁搅拌器的工作,激发交变磁场渗透到浇筑的钢水内,推动钢水进行运动,可增加炉内辊的等轴晶率,通过控制浇筑罐内部器件将凝固末端高浓度溶质挤向上方,在毛坯辊出使得钢水过热消失,钢液进行快速凝固,形成致密的等轴晶,进一步提升炉内辊的等轴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内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钢厂在生产厚钢板时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都是在热处理炉内完成的,一般的热处理炉都是辊底式炉,板坯在热处理炉内主要通过炉内辊来进行运输,热处理都是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在连轧管组的生产线上,钢管张力减径前要进行再加热,这一过程在步进炉内完成,由炉内辊送至张力减径机。在炉内辊生产时需提高炉内辊的等轴晶率,以此得到良好凝固组织的炉内辊,从而改善成品的性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制造炉内辊的钢水在凝固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柱状晶,导致炉内辊表面的等轴晶率较低,对炉内辊的表面质量控制及磁性能均有不利影响,有待改进;
2、现有的炉内辊在制造时不具备对表面进行保养的功能,会导致炉内辊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间接提升炉内辊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炉内辊的等轴晶率的功能,解决炉内辊表面的等轴晶率较低会对炉内辊的表面质量控制及磁性能均有不利影响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炉内辊在制造时不具备对表面进行保养功能的问题,以达到提升炉内辊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该炉内辊制造等轴晶形成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对应材质和尺寸的毛坯辊,对毛坯辊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测;
步骤二、对毛坯辊的表面进行初步处理;
步骤三、对毛坯辊进行高等轴晶率的浇筑工作;
步骤四、利用数控车床对炉内辊的外壁进行精磨,将炉内辊直径精磨的误差控制在5丝以内;
步骤五、对炉内辊的表面进行保养;
步骤六、对炉内辊的表面进行抛光,对炉内辊的质量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在对毛坯辊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测时,将毛坯辊放置在压力测试机内,通过压力测试机对毛坯辊两端的耐压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将毛坯辊安装在硬度测试装置内,对毛坯辊侧面的硬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即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合格的毛坯辊浸没在防锈油内10min,使用毛刷对毛坯辊的外壁进行清理;
A2、毛坯辊从防锈油内取出,待防锈油基本滴落后,对毛坯辊的表面进行风干;
A3、将毛坯辊安装在车床上,控制毛坯辊的转速为3200r/min,使用刮刀对毛坯辊的外壁进行处理,去除毛坯辊表面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B1、将毛坯辊安装在浇筑罐内,将浇筑罐内的温度预热至500~600℃,然后持续5min;
B2、然后将钢水注入浇筑罐内,控制电磁搅拌器工作,激发交变磁场渗透到浇筑的钢水内,推动钢水进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