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码头用多节自动踏步式登船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7555.2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民田;刘泽宇;徐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惠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赵旭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码头 用多节 自动 踏步 式登船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码头用多节自动踏步式登船梯,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平台、登船梯、辅助梯和控制装置;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可相对底座升降的平台以及连接在底座与平台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登船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平台的一侧,登船梯与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第一俯仰驱动机构以带动登船梯相对于平台转动;辅助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平台的另一侧,辅助梯与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第二俯仰驱动机构以带动辅助梯相对于平台转动;登船梯的另一端以及辅助梯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连接有三角梯;控制装置与升降驱动机构、第一俯仰驱动机构、第二俯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登船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码头用多节自动踏步式登船梯。
背景技术
登船梯是现代大型油码头油船在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船员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传统的登船装置是依靠由自身携带的舷梯来完成,在油船码头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的大型油船码头,特别是处于无掩护的墩式码头,码头面不是完全连续的,而且标高较高,船舶在作业过程中的颠簸、游动频繁,且幅度比较大,由于码头护舷大,停靠在码头上的船舷至码头岸线的距离较大,在这种条件下,船与岸的联系是靠油船携带的舷梯就难以解决,因此现代大型油船码头为了加速船舶装卸作业和确保人员上下船的安全,以登船梯取代船舶舷梯是必然的选择,登船梯成为不可缺少的油船码头大型作业装置。
但是现有的登船梯结构复杂且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时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同时,现有的登船梯在调节登船高度和位置时,常常需要借助船舶搭载端的动力,或者是起重设备的配合才能够完成重新搭放,因此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登船梯结构复杂以及使用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码头用多节自动踏步式登船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舶码头用多节自动踏步式登船梯,包括
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可相对所述底座升降的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平台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
登船梯,所述登船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登船梯与所述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第一俯仰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登船梯相对于所述平台转动;
辅助梯,所述辅助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平台的另一侧,且所述辅助梯与所述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第二俯仰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辅助梯相对于所述平台转动;
三角梯,所述登船梯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辅助梯的另一端均可转动连接有所述三角梯;
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俯仰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俯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为剪叉式升降平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俯仰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俯仰驱动机构均为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缸、气缸或者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俯仰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辅助梯和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俯仰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登船梯和所述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另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辅助梯的一端通过枢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缺口中。
优选的,所述登船梯以及所述平台上均安装有防护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升降平台、可相对升降平台转动的登船梯和辅助梯、用于带动登船梯和辅助梯转动的第一俯仰驱动机构和第二俯仰驱动机构、以及控制装置的设置,不但简化了结构复杂程度,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对三个动力机构进行控制即可,使得操作调整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惠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惠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锁具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