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6094.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创一郎;桥本卓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2255 | 分类号: | H01S5/02255;H01S5/02253;H01S5/06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天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提供一种小型的发光装置。本公开的发光装置具备:封装,其具有光取出面,该光取出面具有透光性区域;配置于所述封装的内部并具有出射扩散光的光出射面的第一发光元件;光学部件,其配置于封装的内部,被从第一发光元件出射的扩散光入射,将入射的所述扩散光中的一部分的光反射,使剩余的光透过;以及光检测器,其配置于封装的内部,具有受光面,该受光面接收从第一发光元件出射并由光学部件反射的扩散光,从第一发光元件出射并透过所述光学部件的光从透光性区域向所述封装的外部出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有一种在封装内安装多个构成要素的发光装置。作为多个构成要素,例如可列举多个发光元件。此外,例如除了发光元件之外,还可列举齐纳二极管、热敏电阻、或者光电二极管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照明光源,其用两个光电二极管分别监测向荧光体材料聚光的激光束的一部分以及从荧光体材料放射的荧光的一部分。
通过在封装内安装多个构成要素,可实现发光装置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等。另一方面,还希望更小型地实现这种发光装置、组装有这种发光装置的单元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7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实现具备发光元件与光检测器的发光装置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在某一实施方式中具备:封装,其具有光取出面,该光取出面具有透光性区域;第一发光元件,其配置于所述封装的内部,具有出射扩散光的光出射面;光学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封装的内部,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射的扩散光入射到该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将入射的所述扩散光中的一部分的光反射,使剩余的光透过;以及光检测器,其配置于所述封装的内部,具有受光面,该受光面接收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射并由所述光学部件反射的扩散光,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出射并透过所述光学部件的光从所述透光性区域向所述封装的外部出射。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在某一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其具有向第一方向出射第一光的第一光出射面;第二发光元件,其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出射第二光的第二光出射面;光学部件,其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第一方向出射的所述第一光中的一部分的光反射,使剩余的光透过,并且将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向第一方向出射的所述第二光中的一部分的光反射,使剩余的光透过;以及光检测器,其接收经由所述光学部件反射的所述第一光以及第二光,从所述第一光出射面出射并到达所述光检测器为止的所述第一光的光路长度以及从所述第二光出射面出射并到达所述光检测器为止的所述第二光的光路长度为1.5m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发光装置,能够实现发光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去除了封装的帽的立体图。
图3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去除了封装的帽的俯视图。
图4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去除了封装以及透镜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V-V剖面线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检测器以及光学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封装的内部的上表面放大图。
图8是去除了光学部件40的状态下的图3以及图7的俯视图中的部分X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6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