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脑电帽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75570.3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佳玲;张大有;张功亮;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思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386 | 分类号: | A61B5/386;A61B5/256;A61B5/29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陈君名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脑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脑电帽,包括帽体和若干个电极,所述电极均布于所述帽体上,每个所述电极均包括外壳、微震马达和接触电极,所述微震马达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接触电极设置于所述外壳与脑部接触的面上。由于内置有微震马达,脑电帽的电极可通过震动实现与脑部的快速高效接通,避免了人工逐个调整电极,缩短了检测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保证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电波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脑电帽。
背景技术
脑电是人的大脑神经元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临床医学方面已经被大量应用。脑电帽是脑电监测中与人体头部连接的设备。为获得高质量的脑电信号,必须确保脑电设备的电极传感器与头部皮肤有良好的接触。
为了让脑电帽中的电极与大脑的连通良好,现有脑电帽通常需要借助液体或者流体来辅助连接。常用来帮助连通的介质有生理盐水和流体导电膏:
(1)使用生理盐水来连通的脑电帽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不需要逐一调整每个电极的电阻,因此让所有电极都顺利连通所花费的时间短;而其缺点是连通效果不佳,电阻较大,信噪比较低(如专利US20180318584A1所公开的,Net Station公司的EGI脑电帽,连通之后的电阻达到70kΩ)。
(2)使用流体导电膏的脑电帽的优点是连通之后电阻较低,信噪比较高(如Neuroscan脑电帽接通之后的电阻为5~10KΩ);其缺点在于需要逐一调整每个电极的电阻,因此接通效率较低。例如,用32导脑电帽采集数据,准备可能约需要花费20分钟,其中85%的时间都被用于调整电阻。目前,还没有一款脑电帽能同时兼顾上述两种类型脑电帽的优点(既能短时间连通,又保证电阻较低,信噪比较高)。
本发明专利正是为了同时实现上述两种脑电帽的优点而设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通时间短,同时电阻较低、信噪比较高的全自动脑电帽。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脑电帽,包括帽体和若干个电极,所述电极均布于所述帽体上,每个所述电极均包括外壳、微震马达和接触电极,所述微震马达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接触电极设置于所述外壳与脑部接触的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接触电极由导电橡胶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接触电极包括凸出的接触点。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微震马达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接触电极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电极与所述帽体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帽体后部连接有可拆卸的升级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升级模块内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升级模块上设置有数据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该全自动脑电帽的所述升级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收紧帽体的收紧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内置有微震马达,脑电帽电极可通过震动实现接触电极与脑部的快速高效接通,避免了人工逐个调整电极,缩短了检测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还能够保证电阻较低,信噪比较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思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思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