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优化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75435.9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李杰心;齐琦;涂兵;徐智;陈思源;张国云;吴健辉;郭龙源;伍建辉;欧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B1/24 | 分类号: | B66B1/24;B66B1/34;B66B1/46;B66B3/00;B66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400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优化 调度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优化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该优化调度系统由第一摄像头1、第二摄像头2、电信号传感器3、警示器4和中央处理器5组成。其中,第一摄像头1设置在电梯客舱的上方,用于获取电梯内的图像;第二摄像头2设置在各楼层的走廊中,用于获取包括电梯在内的一定区域的图像;电信号传感器3设在各楼层的电梯上下控制按钮内,用于获取电梯上下控制按钮信息;警示器4设在各楼层的电梯上下控制按钮旁,用于及时的发出警示铃声;中央处理器5与上述所有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利用该优化调度系统,可以使电梯智能实施减速决策,有效解决电梯空停或电梯满员后仍然停靠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调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高楼的增多,为了人们出行方便,电梯工 具被广泛的应用,但简单的电梯载客方案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如:问题一, 人群在等待电梯时,部分人群在按电梯按钮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而造成电 梯不必要的等待。问题二,客舱内空间已满但因为未超载而造成电梯在无出客 楼层的无意义停靠。传统的电梯载客方式浪费大量的时间。目前市场上尽管存 在一些电梯运行优化算法,但对前文所提到的问题无明显的针对性且效果有限。 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有效的电梯到达优化装置来满足广大群众对电梯效率的 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优化调度 系统及其优化调度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电梯的优化调度。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优化调度系统,所述电梯优化调度系统由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 头、电信号传感器、警示器和中央处理器组成,其中:
第一摄像头设置在电梯客舱内,用于拍摄电梯客舱内的图像,并通过拍摄 的图像分析电梯内是否满员,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第二摄像头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摄像头分别设置在各楼层的走廊中,用 于对取景范围内的区域进行拍摄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电信号传感器为多个,各电信号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上下 按钮内,不同的电信号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标识,该标识可以获知电信号传感器 所处的楼层以及对应的按钮,当用户按下电梯的上行或下行按钮后,该电信号 传感器将发送一个带有其标识的电信号到中央处理器;
所述警示器为多个,各警示器分别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上下按钮旁,不同 的警示器具有不同的标识,该标识可以获知警示器所处的楼层,当中央处理器 判断某楼层需要警示信号时,该中央处理器将根据标识实现对警示器的控制;
所述按钮反馈区,为第二摄像头所拍摄的楼层图像中的一部分区域,具体 位置为电梯上下行按钮前0.5m×0.5m左右区域;
中央处理器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电信号传感器以及警示器无线连 接,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以及电信号传感器的信号,并对 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给电梯与警示器。第二摄像头与电 信号传感器进行无线连接,用于对按钮反馈区中人物信息进行标签。
所述电梯优化调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乘客在某个楼层触发电梯上行或者下行按钮后,电梯按钮内的 电信号传感器向中央处理器发送一个信号,该信号中携带有按钮的电信号传感 器的标识;
步骤二:中央处理器在接收到信号后,向第一摄像头发送一个信号,控制 第一摄像头打开并进行电梯客舱内图像的拍摄,第一摄像头在获取到电梯客舱 内的图像后,根据拍摄的图像分析电梯是否满员,将分析结果形成第三标签发 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第三标签后判断第三标签是否为0,若为0, 进入步骤八,若不为0,进入步骤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理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