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检测用取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75109.8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崔常勇;苏远科;罗季阳;黄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丁奎英 |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石油检测用取样装置,属于石油检测取样装置领域,用于石油取样,其包括套筒驱动轮体通过套筒顶板与若干套筒护板连接,所述内筒体通过内筒隔板与内筒中心管连接,内筒隔板在内筒体中形成内筒空腔;所述内筒中心管的内部设置有与内筒空腔数量相同的排空管,内筒空腔分别通过排空管开口与对应的排空管连接;排空管的出口均位于观察罐中,其上设置有抽真空泵;所述内筒体上还开设有与内筒空腔连通的内筒开口,内筒开口对应的套筒护板的内侧设有护板塞体。其能够实现石油储存罐内不同深度的油品取样,且取样过程尽量降低对所在深度的油品扰动以及不会造成不同层级之间油品的混合,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检测取样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石油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进行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地下可利用的资源,如石油资源,石油资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其主要是各种烷烃类、环烷烃类、芳香烃类的混合物,当石油被开采出来后,其会被存储至石油储存罐内。在对石油储存罐内的石油进行有效取样的过程中,一般会对不同深度的石油进行取样,以确定石油储存罐内不同深度的石油品质,但是现有的石油取样装置在进行不同深度的油品取样过程中,会对所在深度的油品造成扰动,或者取样完成后不同深度的油品相互之间出现混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何实现石油储存罐内不同深度的油品取样,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检测用取样装置,其能够实现石油储存罐内不同深度的油品取样,且取样过程尽量降低对所在深度的油品扰动以及不会造成不同层级之间油品的混合,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石油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取样杆的顶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电机板体、调节板,电机板体位于调节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板的末端固定有内筒中心管,内筒中心管通过轴承装置与套筒驱动轮体连接,并且依次穿过套筒驱动轮体、套筒顶板后伸入至内筒体中;所述套筒驱动轮体与套筒顶板固定连接,套筒顶板的底面边沿位置处分布有若干套筒护板,套筒护板绕套筒顶板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套筒顶板、套筒护板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内筒体,内筒体通过内筒隔板与内筒中心管连接,内筒隔板在内筒体中形成内筒空腔;所述内筒中心管的内部设置有与内筒空腔数量相同的排空管,内筒空腔分别通过排空管开口与对应的排空管连接;所述排空管的出口均位于观察罐中,观察罐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其上设置有抽真空泵;所述内筒体上还开设有与内筒空腔连通的内筒开口,内筒开口对应的套筒护板的内侧设有护板塞体,护板塞体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取样杆的顶部固定有与之垂直的套筒,套筒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矩形板体,其内部插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与套筒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护板塞体的截面与内筒开口相同,但护板塞体的直径大于内筒开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内筒开口位于内筒隔板的下方,排空管开口的定点与内筒开口的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排空管的底部穿过内筒体的底面,且在排空管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内筒体在内筒开口的位置处加工有环形凹槽构成的内筒滑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对包括油罐等在内的储油装置进行分层取样,且在分层取样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对不同层级油品的扰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同层级之间油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的套筒护板与套筒顶板及套筒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未经东营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