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alaxy框架配置分离装置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4549.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蒿;李耀;彭磊;杨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2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4322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alaxy 框架 配置 分离 装置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galaxy框架配置分离装置及实现方法,其主旨在于解决为解决上述人工干预阶段的时间问题,主要方案包括定义一个定时轮询方法G,方法G获取包含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路径及文件名的环境变量E;方法G比历史对配置文件修改时间T1的值与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修改时间T2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进行配置文件D的信息同步到本地缓存文件F,本地缓存文件F刷新之后会调用启动脚本方法B,脚本方法B获取到最新本地缓存文件F的信息,进而将本地缓存文件F中的配置文件信息加载到系统A中,完成配置文件的缓存文件刷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galaxy框架系统配置分离的方案。在自动流水线部署场景中,往往需要做到“一包到底”,实现配置与代码的解耦合,将代码通过流水线进行发布,此时需要配置与代码进行分离,做到一套代码多个环境部署,提升持续交付与集成的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配置文件与代码冗余在一起,每个配置文件都比较分散,不利于修改与维护,配置文件与代码集中管理容易造成版本混乱,不能做到“一包到底”(一个版本包对应多套环境),在大型多人协同项目中不利于版本管理,易造成代码及配置文件不同步导致服务故障,同时在流水线自动化构建中往往需要配置与代码解耦合,来快速构建不同的测试环境,提升持续集成与交付的效率,但是常规的配置分离方案在刷新配置文件之后若新生效的配置文件存在异常往往会导致大批量的生产事件的发生,严重甚至导致整体服务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某些需要提供7*24小时服务的系统,当需要进行某些功能升级或服务更新时,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刷新缓存即可完成,但是若本次修改的配置文件存在异常,会导致新增功能或全部服务不可用,不能自动化保障服务的高可用及连续性,此时需要人为干预解决配置异常问题,重新刷新缓存修复问题,保障服务正常。为解决上述人工干预阶段的时间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化的缓存刷新及回退。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alaxy框架配置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义一个定时轮询方法G,方法G在运行时会获取当前服务器的环境变量E,环境变量E中包含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路径及文件名;
步骤2:此时定时轮询方法G会从数据库中获取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修改时间T1的值与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修改时间T2的值做判断(若第一次上线,则T1值默认为0),
若修改时间值T1的值小于修改时间T2的值则定时轮询方法G会将存储的配置文件D的信息同步到本地缓存文件F中并将数据库中配置文件修改时间T1的值更新为修改时间T2的值,同时会将之前的本地缓存文件内容做备份到指定位置形成备份文件M,
若修改时间T1的值等于修改时间T2的值,则表示配置文件内容无更新,不需要更新本地缓存文件F的信息;
若修改时间的T1值大于修改时间的T2值则表示本地缓存文件F经历过回退,此时不需要刷新本地缓存文件F的信息;
步骤3:本地缓存文件F刷新之后会调用启动脚本方法B,脚本方法B获取到最新本地缓存文件F的信息,进而将本地缓存文件F中的配置文件信息加载到系统A中,完成配置文件的缓存文件刷新。
步骤4:缓存文件刷新完成会触发进行全量自动化的测试N,若此时全量自动化测试N出现异常则会将自动化测试结果反馈到定时轮询方法G中,定时轮询方法G判断测试结果,若为失败则调用方法H,若测试结果为成功则流程结束。
步骤5:方法H会进行修改时间值T1与修改时间值T2的大小进行判断,
若T1=T2则表示此时是由于更新配置文件导致服务不可用,进而触发缓存文件回退,方法H会获取备份文件M的信息,将备份文件信息重新更新到当前本地缓存文件F中,修改数据库中修改时间值T1的值为当前更新缓存时间,方法H完成之后会继续进行步骤3和步骤4;
若T1不等于T2则流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