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4507.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鹏;贾阳;苏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209;A61B17/1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0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隆鼻 手术 中的 软骨 离子 | ||
本发明涉及隆鼻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包括手持柄、切开剥离子和剥离头,所述手持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接头,两端所述安装接头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固定套筒,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剥离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剥离头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手持柄以及防滑摩擦条,这样在医生手持该装置进行手术的时候,由于手持柄上设置的防滑摩擦条可以增加医生手部与装置之间的摩擦力度,使得装置不易轻易滑动,提高了医生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隆鼻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
背景技术
肋软骨隆鼻是指通过使用自体的肋软骨移植作为隆鼻材料的一种整形美容手术,在整形医学界公认的最为合理的隆鼻材料当属自体的软骨,其中多用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及肋软骨,医学界逐步认识到自体软骨尤其自体肋软骨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推广到临床中,并取得了好的良好的效果,在肋软骨隆鼻手术中都需要使用到肋软骨剥离子,肋软骨剥离子能够分离肋软骨的胸腔面肌肉和组织,使肋软骨的胸腔面游离,从而便于切断肋软骨,然而现有的肋软骨剥离子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肋软骨剥离子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时,医生不易将器械插入病人体内,此外现有的剥离子表面带有刀刃,在插入时可能就会损伤病人的身体,这些都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苦恼,而且现有的肋软骨剥离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细菌的产生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感染,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隆鼻手术中的肋软骨剥离子,包括手持柄、切开剥离子和剥离头,所述手持柄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接头,两端所述安装接头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固定套筒,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剥离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剥离头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切开剥离子,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切开剥离子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柱,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柱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接头内侧的表面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套筒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接头外侧的表面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手持柄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表面活动卡接有盖板,且所述放置槽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之间活动卡接有充电电池,所述手持柄位于盖板同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手持柄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圆形连接套块,所述圆形连接套块位于放置槽的同一侧,且所述圆形连接套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圆形连接套块相远离一侧的表面皆等间距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灭菌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切开剥离子一侧的表面固定卡接有切割刀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均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手持柄远离盖板一侧的表面等间距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摩擦条。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剥离头为曲形形状,且所述剥离头的弯曲角度为135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防滑摩擦条均采用耐磨的橡胶材质制作而成,且每个所述防滑摩擦条的表面均等间距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小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拆卸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越障带电作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电池容量保持率的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