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990.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春;崔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牧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16 | 代理人: | 马俊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cr 技术 用于 检测 pax1 基因 甲基化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引物对和检测探针;所述检测引物对包括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扩增引物对和通用引物对,所述扩增引物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通用引物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4‑5所示;所述检测探针的5’端标记有荧光基团,所述检测探针的3’端标记有淬灭基团;所述检测探针包括检测PAX1基因的探针,所述探针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6‑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 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已分别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3位和第4位。研究显示,我国宫颈癌每年的新发病例数由2010年的2.85万~13.75万上升为2015年的4.58万~18.85万。2008年,Lai等首次发现PAX1在宫颈癌中出现甲基化异常。其通过甲基化芯片筛选出6 个在宫颈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较高的基因,即SOX1、PAX1、LMX1A、NKX6-1、 WT1和ONECUT1。与正常对照组组织中PAX1甲基化频率(0%)相比,PAX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甲基化异常频率可高达94.4%(P<0.0001)。Lim等的研究结果显示,PAX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在正常宫颈组织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PAX1的甲基化水平是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为41%,鳞状细胞癌(SCC)中是90%。Xu等研究显示,PAX1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可达87.5%,且随病情的演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上述研究结果提示,PAX1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宫颈病变组织中PAX1甲基化检测可能会成为一种宫颈癌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此前,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是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利用宫颈刮片行 HPV检测是最常用于筛查宫颈癌的方法。HPV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然而一直存在较低的特异度和较高的假阳性率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 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引物对和检测探针;所述检测引物对包括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扩增引物对和通用引物对,所述扩增引物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通用引物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NO.4-5所示;所述检测探针的5’端标记有荧光基团,所述检测探针的3’端标记有淬灭基团;所述检测探针包括检测PAX1基因的探针,所述探针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6-7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基团为FAM、TET、HEX、CY5、ROX、VIC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淬灭基团为6-TAMRA、BHQ-1~3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核酸提取液、PCR缓冲液和PCR反应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PCR反应液为Taq DNA聚合酶、dNTPs和Mg2+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重亚硫酸盐。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基于PCR技术的用于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试剂盒在检测宫颈癌中的应用。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检测PAX1基因甲基化情况的检测试剂盒,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且其特异度超过目前常用的HPV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在临床上筛查和早期诊断宫颈癌中极具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