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705.2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成;梁艳峰;茶增云;赵泽远;关凤林;宗芋君;郭跃文;汤华;吴振君;宋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双版纳景海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6710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折叠 电磁 收发 线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所述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由若干根直管可拆卸地连通构成具有环形闭合通道的线框,所述线框的管道内排布有电缆线圈。本发明将刚性的管道和柔性的电缆线配合起来,通过管道的插接组成了线、框一体化的线圈,使用时无需捆绑,将插接的管道端部拆下来就能收纳,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日字型的瞬变线圈的线框安装费时费力、一致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隧道的物探领域和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
背景技术
瞬变电磁法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线圈向地下发送一次电磁场,在一次电磁场间歇期间,使用不接地线围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进行不同岩性地层的物性差异分析。瞬变电磁法由于体积效应小、工作效率高、纵横向分辨率高和对低阻体反应灵敏的优点被广泛用于隧道和矿井的突水预测和超前预测。瞬变电磁设备发射、接收线圈的结构和性能是影响瞬变电磁技术在矿井突水和工程物探的预测和超前预测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瞬变电磁仪器大多数采用多匝电缆制作的收发线圈,在现场用木杆、竹竿或者PVC管捆扎成一个方形的支架,再把收发线圈用胶带绑在支架上。这种方式在现场费时费力,由于现场的施工掘进头容易冒顶,增加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危险性。如何开发一款现场施工快,在狭窄的隧道和矿井里面,方便折叠和携带的瞬变电磁仪线圈成立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公开专利号CN 110673221A《一种用于隧道的瞬变电磁线圈搭载机构及使用方法》中,采用类似雨伞骨架的线圈固定支架,其缺点是线框的中部采用线棒固定夹持筒,采用螺钉来连接固定,在现场施工比较费时;另外,其线圈是通过捆绑绳固定在线框,需要捆绑和拆卸,同样费时费工。在公开专利号CN207263938U《一种新型瞬变电磁大线圈架装置》中,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瞬变电磁大线圈固定架和人工移动的小车,增加角度测量功能,线圈与固定框是分离的,需要现场捆扎和拆卸。另外,一般日字或者8字型的瞬变线圈在施工现场制作复杂,每次捆扎制作后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设计一款便于携带,并能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框,便于在施工现场快速安装和拆卸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瞬变电磁收发线圈存在的安装需要捆绑和拆卸费时费力且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本发明所述的线圈为线、框一体化,解决了现有线圈框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的问题,且不需要捆绑。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
一种可拆卸和折叠的瞬变电磁收发线圈,其由若干根直管可拆卸地连通构成具有环形闭合通道的线框,所述线框的管道内排布有电缆线圈。
优选的,所述若干根直管中的两根直管可拆卸连通构成一个弯管。
优选的,所述弯管位于所述线框的内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线框的管道内排布有呈口字型的电缆线圈。
优选的,所述若干根直管中的两根直管可拆卸的连通构成一个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位于所述线框的对边上。
优选的,所述线框的管道内排布有呈日字型的电缆线圈。
优选的,所述电缆线圈由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捆绑得到。
优选的,所述发射电缆为4芯,所述接收电缆为24芯。
优选的,所述直管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优选的,所述直管的材质为PV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双版纳景海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西双版纳景海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