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储能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539.6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嘉仕;陈思雨;林清峰;黄维;郭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谭映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网储能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中,所述并网储能电池包括电池模块、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连接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和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和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分别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储能系统;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连接储能系统的P+端和P‑端;所述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储能系统的P+端和P‑端;本发明在并网储能电池出现故障时,整个储能系统无需停止工作,并且无需将并网储能电池更换掉,即可完成故障并网储能电池的卸载和离网功能,不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网储能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并网或组网储能系统都是依靠电池模块电压叠加输出总电压,如,并网或组网储能系统额定输出480V电压,单个储能电池的输出总压为48V,故并网或组网储能系统需要由10个储能电池叠加起来,才能满足额定电压输出480V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单个储能电池出现故障时,整个并网储能系统需要停止工作,将故障的储能电池更换掉,并挑选与其他并网储能电池一样状态、性能规格的电池,在经过测试验证完毕后,才可重新启动系统进行工作。如此,不仅存在挑选、测试等繁琐步骤,同时也对储能系统的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当单个储能电池出现故障时,存在挑选、测试等繁琐步骤以及对储能系统的工作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网储能电池,在并网储能电池出现故障时,整个储能系统无需停止工作,并且无需将并网储能电池更换掉,即可完成故障并网储能电池的卸载和离网功能,不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并网储能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中,所述并网储能电池包括电池模块、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连接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和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和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分别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储能系统;
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连接储能系统的P+端和P-端;
所述P+P-短路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储能系统的P+端和P-端。
可选的,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包括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
所述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和电感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电感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第三开关单元,电池模块的信号进入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中,在放电状态下,经过电感单元升压,此时第二开关单元作为续流管,第三开关单元作为开关管;在充电状态下,第二开关单元作为开关管,第三开关单元作为续流管,并网储能电池通过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将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等状态信息与其他在线并网储能电池一致。
可选的,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单元;
所述滤波单元连接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通过滤波单元滤除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DC-DC升降压功率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连接DC-DC升降压控制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通过电流采样电路获取主回路的电流信号,并由过流保护电路实现限流输出目的,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