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化成方法及化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73415.8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阳;孙光伟;汪文秀;孙晓辉;杨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化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化成方法及化成装置,本发明的电池化成方法包括对电池依次进行多步化成处理,并在相邻各步化成处理之间将电池搁置预设搁置时间;各步化成处理均包括循环进行的第一处理步骤和第二处理步骤;第一处理步骤包括在电池内部为负压状态时,采用预设电流对电池进行第一预设充电时间的充电;第二处理步骤包括在电池内部为常压状态时,采用预设电流对电池进行第二预设充电时间的充电;同时,按各步化成处理的进行顺序,各步化成处理中的预设电流和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均递增设置,且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小于第一预设充电时间。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化成方法,不仅能够将气体及时抽出,而且能够使电池形成较好的SEI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化成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执行该电池化成方法的电池化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解决使用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开始大力提倡清洁能源,随之,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处理质量的好坏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及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化成处理时,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同时对电池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及时抽出锂离子电池内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保证锂离子可以顺利脱出正极,同时,游离进电解液,使之穿过隔膜并嵌入到负极,从而有效解决黑斑、析锂、嵌锂不足等不良现象。但是,此化成方法不仅容易导致部分游离电解液被真空抽走,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减小参与化学反应的电解液,而不利于SEI膜(Solid ElectrolyteInterphase的简称)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化成方法,其既能够及时抽出电池内部反应发生的气体,同时也利于形成较好的SEI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化成方法,所述电池化成方法包括对电池依次进行多步化成处理,并在相邻各步所述化成处理之间将所述电池搁置预设搁置时间;其中:
各步所述化成处理均包括循环进行的第一处理步骤和第二处理步骤;
所述第一处理步骤包括在所述电池内部为负压状态时,采用预设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并持续第一预设充电时间;
所述第二处理步骤包括在所述电池内部为常压状态时,采用所述预设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并持续第二预设充电时间;
按各步所述化成处理的进行顺序,各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预设电流和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均递增设置,且各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充电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化成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四步所述化成处理,其中,第一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预设电流在0.02C~0.05C之间,所述第一预设充电时间在5~10s之间,所述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在3~8s之间,所述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在-30~-50KPa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预设电流在0.05C~0.1C之间,所述第一预设充电时间在5~10s之间,所述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在3~8s之间,所述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在-50~-70KPa之间。
进一步的,第三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预设电流在0.2C~0.33C之间,所述第一预设充电时间在5~10s之间,所述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在3~8s之间,所述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在-70~-90KPa之间。
进一步的,第四步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所述预设电流在0.33C~0.5C之间,所述第一预设充电时间在5~10s之间,所述第二预设充电时间在3~8s之间,所述负压状态的真空度在-70~-90KP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