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2527.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强;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与出水管连通;滤筒,滤筒设在外壳内,滤筒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滤筒的侧壁上设有滤孔,进水管贯穿外壳并与滤筒连通;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滤筒内,搅拌叶能转动,搅拌叶的边缘设有毛刷,毛刷能触及滤筒的内壁。有益效果:进水管与滤筒连通,滤筒内设有搅拌叶,能使污水流入到滤筒内部,并使水流在搅拌叶的带动下产生涡流效应从而使水流呈旋转状态,能促进砂石在水力作用下汇集于砂斗,使浮渣被滤筒截留,使污水穿过滤筒上的滤孔并由出水管排出,从而使浮渣和砂石从水中被分离;毛刷能触及滤筒的内壁,能实现滤筒内壁的清扫,还能防止滤孔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和污水处理,特别涉及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中裹挟的砂石和浮渣的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首要步骤,也称为预处理段或一级处理段,该阶段处理效果的好坏对后段的处理工艺、管路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污水中浮渣和砂石的处理分两步、由两套设备或处理单元来完成,技术缺陷在于:占地面积大、能耗较高,且运维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连续实现浮渣和砂石处理的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外壳,外壳与出水管连通;
滤筒,滤筒设在外壳内,滤筒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滤筒的侧壁上设有滤孔,进水管贯穿外壳并与滤筒连通;
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滤筒内,搅拌叶能转动,搅拌叶的边缘设有毛刷,毛刷能触及滤筒的内壁。
上述污水固液分离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进水管与滤筒连通,滤筒内设有搅拌叶,能使污水流入到滤筒内部,并使水流在搅拌叶的带动下产生涡流效应从而使水流呈旋转状态,能促进砂石在水力作用下汇集于砂斗,使浮渣被滤筒截留,使污水穿过滤筒上的滤孔并由出水管排出,从而使浮渣和砂石从水中被分离;毛刷能触及滤筒的内壁,能实现滤筒内壁的清扫,还能防止滤孔堵塞;污水固液分离装置将污水处理中的除渣和除砂单元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砂渣的高效去除,同时可以大幅度节省占地面积和运行能耗,从而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与外壳可拆卸地连接,顶盖上设有电机,电机能驱动搅拌叶转动。顶盖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便于外壳的清理和维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底部设有砂斗,砂斗在外壳一端形成锥形的内壁,滤筒的一端延伸到砂斗。砂斗的形状有利于浮渣和砂石的沉降,并使浮渣和砂石易于被集中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排渣管与砂斗连通,排渣管上还设有阀门。浮渣和砂石能通过排渣管被集中排出,通过阀门的启闭来控制排渣管的通断状态,从而能根据实际渣量灵活控制排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搅拌叶是螺旋叶片,毛刷沿搅拌叶的边缘布置。搅拌叶是螺旋叶片,既能带动水流穿过滤筒,又能带动水流呈旋转状态流动,促使砂石在水力作用下向砂斗汇集沉降;毛刷随着搅拌叶的旋转对滤筒的内壁实现由上往下的连续清扫,从而把截留在滤筒上的浮渣和砂石集中沉降到砂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搅拌叶是无轴螺旋叶片。搅拌叶选用无轴螺旋叶片,能促进水流在滤筒内的旋转流动并形成涡流效应,有利于浮渣和砂石从水中被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外瞄准镜用的新型遮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