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72502.1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涛;杨永勋;张晓明;何荣宇;于同心;赵磊;李健生;宋志宇;白玉峰;彭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0;E21D11/18;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矿山 隧道 燕尾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开挖前通过对小净距段掌子面进行超前预注浆,提高掌子面前方围岩及中间岩柱的自稳性,使中间岩柱成为整体,并且在开挖后通过施工低预应力对拉锚杆,加强两侧岩壁的连接性,保证隧道小净距段中间岩柱整体的稳定性,采取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超前预注浆的方式,注浆孔为多圈,多圈注浆孔呈伞状延伸,以通过浆液的扩散凝固对前方围岩及中间岩柱起到固结作用,增强了掌子面围岩和中间岩柱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市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双线上下行隧道的选线如不受地形限制,往往会出现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小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具有施工过程中对地上及周边环境的干扰小,造价低的特点,在市域铁路中越来越受到青睐。由于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体厚度远小于普通分离式隧道,并且受不同地质影响,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中间岩柱体的稳定性是小净距隧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燕尾端隧道中间岩柱体的不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小净距)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对隧道断面轮廓线进行测量,确定隧道的注浆固结外缘线,并在隧道端面上进行注浆孔点位放样,其中,所述注浆孔有多圈,每圈所述注浆孔关于隧道断面周向均布;
步骤S2,沿预设的注浆孔点位进行打孔,任意一圈所述注浆孔在隧道开挖方向上向隧道端面轮廓线的外围倾斜以呈伞形分布,其中,所述注浆孔的倾斜角度自外圈至内圈依次减小,使每圈所述注浆孔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注浆固结外缘线上,所有注浆孔应在注浆前用承压水进行清孔,清孔水压不小于注浆压力的70%,清孔至回流水稳定澄清不浑浊,孔内沉渣厚度不得大于20cm,附近有正在注浆的孔道或者注浆完成浆液强度未达到80%时,不得进行清孔作业;
步骤S3,在所述注浆孔内埋设孔口管,所述孔口管上至少具有注浆管和止浆阀;将注浆管连接注浆机进行超前预注浆,注浆过程中,注浆顺序为由外圈至内圈依次注浆;
步骤S4,注浆完成后,对隧道进行开挖。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超前预注浆每次的注浆长度为30米,每开挖22米进行一次超前预注浆,以此循环向前开挖。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所述注浆孔为4圈,各圈注浆孔之间的半径差为75cm。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所述注浆孔的角度自外圈至内圈依次为26°、20°、16°、12°。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超前预注浆的方式包括:
后退式注浆,采用钻机直接钻孔至预设注浆孔深度;
前进式注浆,采取钻一段注一段的方式,直至预设注浆孔深度。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步骤S4中,采用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开挖。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燕尾段施工方法,优选,所述台阶临时仰拱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纵向间距可调式线控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呼吸科用环境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