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2064.9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胜;董颖;徐文博;孔春辉;花少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H02S10/12;H02S10/20;H02S20/32;F03D9/11;F03B13/00;E03B3/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8 | 代理人: | 蒋晗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水力 太阳能 再生 能源 利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基以及设在地面上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位于地基的下方,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远离固定座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喷头,本发明使用方便,通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涡轮机能够充分利用风力、太阳能和水力,且随着齿轮的转动能够变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充分受到阳光的照射,在对田地进行灌溉时,蓄水池内的积水产生水流,进而通过涡轮机将水力转换成电能,不但节省人力,还能够对自然能源充分利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能源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自然能源是自然界所存在或具有的能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主要有太阳能(包括光能和热能)、水能、波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古已有之。近代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部分被电能取代。近年又因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严重的污染,加之需要发展边远地区,使自然能源的利用又受到重视。如美国利用自然能源可提供年需能源量中1个月的需要量(1988年统计)。限制自然能利用的制约因素在于人们对它是否足够重视,为解决全球性诸如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和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人们已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能源利用的研究和自然能源产业将日益受到重视并获得相应发展。
目前自然能源在农田的灌溉系统中尚未普遍利用,常见的农田灌溉系统仍然依靠供电系统对灌溉抽水设备进行供电,耗能大,且不符合当代社会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且在一般农田灌溉中需配备专门的灌溉设备,或需进行人工灌溉,整体灌溉效率较低,且操作不便,因此亟需一种灌溉设备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进行灌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灌溉耗能大、无法对自然能源充分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基以及设在地面上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位于地基的下方,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远离固定座的一侧等距连通有多个喷头,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内放置有第一蓄电池;
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力发电组件;
所述固定座靠近蓄水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组件;
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用于水力发电的水力发电组件;
所述固定座远离蓄水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取出第一蓄电池的取出组件。
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座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外壳内设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外壳并固定连接有叶片。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一侧的滑板,所述地基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贯穿固定座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座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的顶端与滑板转动连接,移动板位于蓄水池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蓄水池内的斜板,所述斜板内固定贯穿有涡轮机,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液口固定套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通过地下延伸至蓄水池内,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位于斜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口固定套设有与灌溉管相连通的出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学院,未经河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