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为V2X配置DM-RS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0356.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尹成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L27/26;H04L5/00;H04J13/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v2x 配置 dm rs 方法 装置 | ||
一种方法,包括:生成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和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被映射到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生成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和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第一符号,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被映射到第二时隙中的符号中;以及传送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以及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第一DM‑RS是基于第一组跳变产生的,并且第二DM‑RS是基于第二组跳变产生的。
本申请是2016年09月2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80067782.8的名称为“用于为V2X配置DM-RS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为车联万物(V2X)配置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5年9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136017、2016年5月1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6-0058976以及2016年8月1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6-0103277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申请在这里被全部引入以作为参考。
车联万物(V2X、车联X)通信指的是通过在行驶过程中与道路基础设施和其他车辆进行通信来交换或共享与交通状况相关联的信息的通信方案。V2X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车辆之间的通信的车辆到车辆通信(V2V),用于指示车辆以及人携带的终端之间的通信的车辆到行人通信(V2P),以及用于指示路边单元(RSU)与网络之间的通信的车辆到基础设施/网络通信(V2I/N)。在这种情况下,路边单元(RSU)可以是基站或是由固定终端实现的运输基础设施实体。例如,它可以是向车辆发射速度通知的实体。
V2X通信可以基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方案来实现。举例来说,对于V2X通信来说,有必要发射/接收控制信息(例如调度指配(SA)),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息来发射/接收数据。并且,目前正在对使用解调参考信号(DM-RS)进行讨论,以使接收SA和/或数据的一端准确估计信道,以及基于所估计的信道来解调SA和/或数据。然而,目前尚未提供一种防止子帧中的DM-RS开销增大以及将相邻终端间的干扰最小化的DM-RS序列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例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为车联万物(V2X)配置解调参考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射为车联万物(V2X)通信配置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以及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生成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和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第一符号,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被映射到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第二符号;以及发射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用于V2X通信的第三DM-RS和用于V2X通信的第四DM-RS。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一DM-RS是基于第一组跳变产生的,以及所述用于V2X通信的第二DM-RS是基于第二组跳变产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未经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