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制备方法及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0313.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雅;许建初;李刚;李毓陵;赵高卷;王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3/256 | 分类号: | D06M13/256;D06M11/38;D06L4/13;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剑杰 |
地址: | 6502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脂 牛角 种子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用牛角瓜种子纤维;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氢氧化钠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脱脂;采用过氧化氢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漂白;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成品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本申请得到的纤维经检测可达到国家医用纤维的标准,和棉花纤维相比优点有:(1)牛角瓜种子纤维脱脂和漂白处理后,产生的碎屑很少,这特性极其有利于伤口的清洗和恢复。(2)牛角瓜种子纤维的中空结构,在吸水试验中,平均1g脱脂棉吸水23.1g,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的吸水量平均在25.3g。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吸水量更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脱脂纤维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制备方法及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
背景技术
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隶属于萝藦科,为高达2-6米的多年生直立灌木,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干热河谷。牛角瓜的果实由两个分裂的心皮各自形成一个开裂的果称之为蓇葖果,其果实膨胀外弯形似牛角,成熟后会自然炸裂,果实里包裹着晶莹透亮的纤维和种子。牛角瓜种子纤维与棉纤维相同,皆属于单细胞纤维,由种子的表皮细胞生长而成,附着于种子上。牛角瓜纤维的成分和棉花极为相似,是目前发现质量最轻的一种天然单细胞纤维,牛角瓜纤维现已开始用于纺织生产,是优越的棉纤维替代材料。
目前,世界范围内医疗用的脱脂棉的原材料基本上是棉花,但是由于耕地的紧张,国内的棉花供给显得尤为紧张。由于棉花自身的特性,使得其做成的脱脂棉一直存在以下问题:水中可溶物超标,酸碱度和残渣量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这些质量问题容易引起患者伤口发炎或恢复时间长等现象。
牛角瓜栽培种植不占用粮食耕地,且牛角瓜纤维具有相当优越的性能,加大对牛角瓜纤维的开发,一方面可缓解对棉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利用牛角瓜种子制造性能优越的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用牛角瓜种子纤维;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氢氧化钠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脱脂;采用过氧化氢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漂白;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成品脱脂牛角瓜种子纤维。
可选地,所述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氢氧化钠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脱脂包括:将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放置于脱脂溶液中并保持预定时长,浴比范围为1:15~1:10,温度范围为80℃~85℃,其中所述脱脂溶液中包括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氢氧化钠含量为5~10g/L,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含量为1~5g/L。
可选地,所述预定时长为1.5~2小时。
可选地,所述采用过氧化氢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漂白包括:将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转移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并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硅酸钠试剂;浴比范围为1:15~1:10,置于温度为50-55℃的恒温水浴锅中;其中,硅酸钠的含量为1~3g/L,过氧化氢溶液中含10%-20%过氧化氢。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包括:将漂白后的牛角瓜种子纤维用清水清洗多遍;把牛角瓜种子纤维置于清水中,用pH仪测出酸碱度;用稀HCl和NaOH溶液调整酸碱度,使其达到中性。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包括:使用挤压方式挤出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中的水分;将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置于烘箱中烘干,温度为50℃~55℃;将烘干后的所述牛角瓜种子纤维打散梳理,使其蓬松。
可选地,取用牛角瓜种子纤维包括:选择成熟的牛角瓜果实;取出牛角瓜果实内的牛角瓜种子纤维,并去除杂质和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