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料屑产生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9572.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金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产生 模具 | ||
本发明为一种避免料屑产生的模具,模具具有一潜伏流道,潜伏流道成型有一入口及出口,出口提供一料头容置,而入口供以一圆入子进入后容置在潜伏流道,潜伏流道内部由出口往入口方向形成有一料头容置段,一连接段以及一推动段,连接段与推动段之间成型有一顶靠平台,圆入子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料头容置在料头容置段,而复位弹簧套设在圆入子后位在推动段内并顶靠于顶靠平台,圆入子可受一顶针的推顶往出口方向位移,圆入子位移后受到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复归到原来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避免料屑产生的模具,特别是一种避免料头潜伏流道内壁面摩擦产生料屑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潜伏流道与浇口大小并不是愈大就愈好。潜伏流道的大小适中就好,因为潜伏流道里的原料就是所谓用不到的料头,因此,当流道越粗,料头的重量愈重,当这些料头无法被回收使用时,原料的损耗与成本就会提高。此外,大浇口的缺点则是成品与料头的分离往往需要人工修剪,不容易做到自动料头分离,也容易产生修剪不平需要二次修剪,耗费更长的工时。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模具生产塑料件、压铸件等产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滑块结构,通过独立的流道系统、顶出机构与滑块的配合使用来使产品成型,但是碍于对滑块位置设置的考虑,在设计模具时往往会错失良好的进胶点位置,并且三者之间动作时会互相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生产过程。在设有滑块结构的模具中,现有技术是采用一些传统的进胶方式,例如鱼钩式的进胶口,但是这种方式却造成了模具设计不能拥有太多的变化,其尾端截面积急速减小也造成产品成型的背压蹿升,并且其进胶点在拉断时产生了料屑,这些料屑在下一周期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产品不良或是压伤模具,这些缺点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请搭配参阅图1,图1中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模具10,其具有一潜伏流道101,而潜伏流道101类似潜伏进浇在滑块上成型,且潜伏流道101的内壁面容易被一料头11滑动摩擦后产生料屑,从而会导致滑块卡死,无法正常生产,故有必要加以改良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模具在进行料头退出时,容易因为料头退出潜伏流道的过程与潜伏流道的内壁面摩擦而产生料屑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料屑产生的模具。模具具有一潜伏流道,潜伏流道成型有一入口及出口,出口提供一料头容置,而入口供以一圆入子进入后容置在潜伏流道,潜伏流道内部由出口往入口方向形成有一料头容置段,一连接段以及一推动段,连接段与推动段之间成型有一顶靠平台,圆入子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料头容置在料头容置段,而复位弹簧套设在圆入子后位在推动段内并顶靠于顶靠平台,圆入子可受一顶针的推顶往出口方向位移,圆入子位移后受到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复归到原来位置。
一实施例中,推动段的长度大于连接段。
一实施例中,推动段的长度大于料头容置段。
一实施例中,料头容置段的长度小于连接段。
一实施例中,圆入子与潜伏流道具为同一轴心。
一实施例中,圆入子的长度为推动段及连接段的长度总和。
通过本发明前述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的潜伏流道与现有技术的潜伏流道相比之下,本发明的潜伏流道可容置料头的长度段较短,可避免料头退出时与潜伏流道之间摩擦而产生过多料屑,并可通过圆入子套设的复位弹簧来使顶针推顶后,圆入子复归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模具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