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9095.9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谢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煲 磁钢 专用 更换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杆,通过底座、竖杆、第一盒体、转杆、手摇轮、第一活动杆、C形板、夹具、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二活动杆、第三圆柱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不同大小的电饭煲都能夹持固定,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通过第一螺纹套、壳体、第二螺纹套、第一连接杆、连杆、固定块、第二盒体、第一螺纹杆、第一限位板、第二连接杆、第一夹块、第三螺纹套、第二螺纹杆、第三连接杆、第二限位板、第四螺纹套、夹板、第二夹块、第三夹块、第四夹块、第五夹块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更换磁钢更加简单,具有减少操作难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饭煲的磁钢是指安装在电饭锅发热盘中心处的过热释放开关,此开关是使用永久磁铁过热后磁性变弱的特性来工作的,所以叫它磁钢。磁钢是电饭煲的关键部件,一旦损坏可能会导致煮饭夹生或者开关无法按动,这是就需要更换一个新的磁钢。
但是磁钢是卡接在电饭煲内部的,更换磁钢时需要一定的技巧,不会更换甚至可能将新磁钢上的卡扣弄坏,而且磁钢更换时需要将电饭煲倒置过来将底板拆开,现有的很多电饭煲的都是锅和盖一体的,不好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功能单一、使用不便、适用环境单一等缺陷,提供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功能多样、使用便捷、适用环境广泛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饭煲磁钢专用的更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内腔设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前侧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位于后侧的所述转杆的两端均与第一盒体的内腔活动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转杆的底端与第一盒体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位于前侧的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两个所述转杆相远离的方向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盒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左端均贯穿第一开口的内腔,且延伸至第一盒体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两个所述第一圆柱的外侧均设有C形板,两个所述第一圆柱的两端均与相邻的C形板上下两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C形板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三圆柱,两个所述第三圆柱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右端均贯穿第一开口的内腔,且延伸至第一盒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两个所述第二圆柱的两端均与第一盒体的内腔活动连接,两个所述C形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具,所述竖杆的外壁靠近顶端处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壳体的前侧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中间处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靠近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第二轴承的内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贯穿相邻第二轴承的内腔,且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第二螺纹套与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与第一螺纹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右两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均贯穿滑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二螺纹套与第一螺纹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盒体,所述壳体的中间处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后端插接在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前端贯穿相邻的第三轴承的内腔,且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与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靠近中心处套设有第三螺纹套与第四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套与第四螺纹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右两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贯穿第二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第二盒体的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的内腔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齿圈,两个所述齿圈的内腔均设有第一齿柱,两个所述第一齿柱相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相邻齿圈的内腔,且延伸至其外侧,并啮合有第二齿柱,两个所述第二齿柱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竖板,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上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内均设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相远离的一端均与相邻的第一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杆相靠近的一端均贯穿圆孔的内腔,且延伸至套管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块,两个梯形块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块,若干个所述滑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第二盒体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若干个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贯穿相邻第二开口的内腔,且延伸至第二盒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钩板,若干个所述夹板上均贯穿设有连接柱,若干个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与相邻第二盒体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hela细胞生长的红外LED封装
- 下一篇:一种原油分析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