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钴酸锂包覆材料掺铝氢氧化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68770.6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钴酸锂包覆 材料 氢氧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压钴酸锂包覆材料掺铝氢氧化钴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为:1、配制好钴盐溶液、偏铝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2、向反应釜中加入纯水,并用氢氧化钠调pH11.0~12.0,温度40~70℃,搅拌80~300rpm,同时投入上述三种溶液,控制过程pH在11.0~12.0,投料反应时间控制在4~8h,投料结束后搅拌分散0.2~0.4h。3、合成好的掺铝氢氧化钴经压滤、洗涤、干燥,并采用气流磨破碎,最终得到无团聚的亚微米级掺铝氢氧化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亚微米级颗粒之间的粘连问题,所制备的掺铝氢氧化钴具有很好的包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电压钴酸锂包覆材料掺铝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钴酸锂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3C类电子产品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充电速率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大容量、高倍率等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性能。通过提高LCO的充电截止电压,让更多锂离子参与充放电来提高钴酸锂的比容量。目前钴酸锂充电截止电压已从4.4V正式步入4.45V,而4.5V是未来高电压钴酸锂的发展必然趋势。4.4V钴酸锂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固相反应后表面含有过量的锂,需要用超细的氢氧化钴对一烧后的钴酸锂进行包覆烧制,消耗钴酸锂表面过量的锂;4.45V钴酸锂包覆材料为超细的氢氧化钴或低掺铝量氢氧化钴,Al的质量百分比为0.1~1%。为保障LCO表面在更高4.5V及以上电压平台下的稳定性,相应的包覆材料要求也大大提高。在氢氧化钴湿法合成过程中掺入铝,制备高掺铝量(Al:1~5%)氢氧化钴,能有效提高钴酸锂在更高电压平台下结构稳定性,改善其电化学性能。
目前掺铝氢氧化钴存在以下困难:1.亚微米级氢氧化钴本身粒子小,比表大,活性高,在湿法合成阶段容易团聚粘连;2.掺铝后由于反应体系铝的浓度积小,易先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其比表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氢氧化钴加深颗粒团聚现象,且掺铝量越高颗粒团聚现象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4.5V高电压钴酸锂和掺铝氢氧化钴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高掺铝量1%~5%,颗粒无团聚,粒度D50<1μm(非超声状态下激光粒度)的掺铝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钴盐溶液:将一定量钴盐与纯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80~160g/L;
2、配制掺铝溶液:将一定量的铝盐溶解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偏铝酸钠溶液,铝离子浓度在2~10g/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在80~120g/L;
3、配制碱溶液:将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稀释,配制成浓度为40~80g/L碱溶液;
4、湿法合成:向反应釜中加入底液,并加入抗氧化剂和搅拌分散剂,开启,温度控制在40~70℃,同时加入钴盐溶液、掺铝溶液和碱溶液。钴盐溶液流量为200~1000L/h,掺铝溶液流量与钴盐溶液流量关系为:铝与钴的质量比为0.017~0.092∶1,过程通过控制碱溶液流量严格控制过程pH在11.0~12.0范围内,投料反应时间控制在4~8h,投料结束后搅拌分散0.2~0.4h。
5、合成好的掺铝氢氧化钴经压滤、洗涤、干燥,并采用气流磨破碎,最终得到无团聚的亚微米级掺铝氢氧化钴成品;
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钴盐为氯化钴、硫酸钴、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2中的铝盐为氯化铝、硫酸铝、硝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4中底液指纯水,并用氢氧化钠调pH在11.0~12.0范围内,底液量占反应釜总体积的20%;
作为优选,步骤4中抗氧化剂为硼氢化钠、丙酮肟、水合肼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4中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链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