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68642.1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冲;石晓雨;王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景泓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G08C17/02;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感 控制 智能 浮岛用 信号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本发明涉及智能浮岛技术领域。在信号接收组件中内置有蓄电池、控制器、检测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储存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外部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卡合柱,且其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浮板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槽和第二卡合槽,本结构更加简单,且体积较小,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可有效的对检测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储存,从而便于多次查阅改进,还有利于实时监测水域以及浮岛植物的状态,另外,还便于安装和拆卸,和传统的焊接和螺栓固定的方式相比,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浮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的生物防治法,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但是现有的智能浮岛用的信号接收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为笨重,投入成本较大,同时还不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另外,在使用时,通常是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浮岛上面,不仅费时费力,影响了安装的效率,而且一旦固定完毕后,当浮块出现损坏,则不便于拆卸更换,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浮岛用的信号接收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为笨重,投入成本较大,不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同时还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遥感控制型智能浮岛用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中间卡合连接有信号接收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信号接收机构,所述信号接收机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组件,所述信号接收机构的上端且位于信号接收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调节组件,所述支撑调节组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内部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和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外部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卡合柱,且其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顶部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挤压板,所述浮板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槽和第二卡合槽。
优选的,在所述信号接收组件中内置有:
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用于给各个电性元件提供电源动力;
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各个电性元件的工作状态;
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水域和浮岛植物的各类数据;
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检测的各类数据;
储存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检测的各类数据进行储存;
显示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检测得到的各类数据信息。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中内置有:
水质检测仪,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水域的水质变化数据;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水域和浮岛植物的温度变化;
遥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用于远距离检测地物和环境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
GPS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用于对水域以及浮岛植物的位置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中内置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景泓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景泓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