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多主机通讯总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7753.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宋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业 控制 现场 主机 通讯 总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多主机通讯总线系统,其基于多组差分信号,使用一组差分信号传输时钟,使用一组或多组信号传输数据,能够以并行方式传输数据;本发明的总线传输了发送方的时钟,因此接收方不需要再从数据信号中恢复和提取时钟信号,仅使用普通的移位寄存器就能实现数据的接收,降低了信号同步的硬件复杂度,也增加了最长传输单元的长度。使用该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硬件设计均较为简单,能够在现用硬件基础上进行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总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多主机通讯总 线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控制总线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现场广泛使用的一种总线系统,它主要针对工业 控制现场优化,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控制总线包括RS232、RS485、CAN等。其中RS232是一种点对点通讯总线,RS485是一种基于差分信号的单主多从总 线,CAN是一种差分信号的多主多从总线。
随着工业现场设备复杂性的增加,点对点、单主多从类型的总线在冗余性、连接复杂性上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要求使用多主多从总线,但CAN等串行多主多从总线属于串行传输总线,存在传输效率较慢、需要接收方进行同步、最 长传输字长较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多主机通 讯总线系统,它基于多组差分信号,能够以并行方式传输数据,并且可以传输较长长度的数据而不需要从机进行信号的同步。使用该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硬件设计均较为简单,能够在现用硬件基础上进行复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多主机通讯总线系统:
使用多组差分信号作为物理层传输方式,其中“1”为显性电位,当差分总线上具有电压差时,视为数据“1”;“0”为隐性电位,当差分总线上没有电压差时,视为数据 “0”,当总线无外部驱动时,将保持隐性电位;
使用一组差分信号传输时钟,使用一组或多组信号传输数据;
数据帧发送过程:当主机准备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总线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处于空闲状态则主机使用标准时钟驱动时钟信号线,并向总线发送N1个时钟周期的数据“0”,作为帧起始部分;接下来的N1个时钟周期,主机通过异或门监测自己的发送信 号与接收信号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总线上无冲突,如果不一致,表示一个与本机 时钟信号相差较大的主机也在占用总线,最先监测到这一事件的主机会放弃总线的占用, 并转到监听状态;如果连续N1个时钟周期主机保持对总线的占用,则主机继续驱动时钟 信号向总线传输N2个周期数据“1”,然后依次传输本机地址、目的地址,在此阶段中, 主机会在传输本机地址、目的地址时启动异或校验,如果本地驱动信号与总线实际信号 不一致,表示有一个时钟信号与本机相差较小的主机也在占用总线,传输信息仍然保持 正确的主机会保持对总线的占用,否则将放弃对总线的控制权;如果主机仍具有对总线 的控制权,主机将在接下来的N3个周期传输帧信息部分;传输完帧信息部分后,主机调 整时钟为高速时钟,并在该时钟下快速传输有效数据;有效数据传输完成后,主机切换 回标准时钟,并在该时钟下传输校验码部分;最后,主机驱动时钟线N4个时钟周期,并 按照从机采样边沿对总线数据采样,作为帧应答部分保存到缓存中;
数据帧接收过程:当从机接收数据时,如果出现超过N1/4个时钟周期连续数据“0”的传输,表示传输已开始,从机将持续监听直至总线上出现N2个周期数据“1”,此时 从机认为已经接收到正确的帧起始部分,准备接受进一步帧数据;如果从机接收到了正 确的帧起始部分,在接下来的若干个时钟周期,依次接收地址部分、帧信息部分、数据 部分和校验部分,当校验部分最后一个时钟的数据传输完毕,从机开始驱动总线的数据 线部分,并在主机的时钟驱动下将应答信息驱动到总线上,而后从机将置位接收标志位, 并由本地时钟驱动的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