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7216.6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岩;张陈为;赵冰冰;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城市 三生 空间 识别 格局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城市内部三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计算指标;
S2.获取土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指标计算;
S3.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三生空间分类与识别,训练并生成三生空间分类模型;
S4.根据训练出的模型分类整个研究区内其他空间单元的三生类型;
S5.对研究区进行三生空间格局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对多源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城市空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功能分类计算指标与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计算生活功能值;
A2.计算生产功能值;
A3.计算生态功能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1,生活功能值的计算指标包括居住功能指标、休闲消费功能指标、教育科研功能指标、医疗保健功能指标和生活服务功能指标;居住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住宅区AOI面积占比;休闲消费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餐饮类、住宿类和购物类POI数量;教育科研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教育类AOI面积占比;医疗保健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医疗类AOI面积占比;生活服务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政府机构、生活服务类和金融类POI数量;具体为:
其中,i=1,2,3,4,5,1表示居住功能指标,2表示休闲消费功能指标,3表示教育科研功能指标,4表示医疗保健功能指标,5表示生活服务功能指标;LFi为各项生活功能值;area(cell)为空间单元的面积;num(POI)i表示空间单元内相应类别POI的数量;area(AOI)i表示空间单元内相应类别AOI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2,生产功能值的计算指标包括辅助生产功能指标、工业生产功能指标和生活服务业生产功能指标;辅助生产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商务写字楼AOI面积占比;工业生产功能指标计算方法为空间单元内公司企业和文化传媒类POI数量;具体为:
其中,g=1,2,1表示辅助生产功能指标,2表示工业生产功能指标;PFg为辅助生产功能值或工业生产功能值;LF为生活功能值;num(POI)g为空间单元内相应类别POI的数量;area(AOI)g为空间单元内相应类别AOI的面积;area(cell)为空间单元的面积;LSPF为生活服务业生产功能值;num(IE)为行业从业人员数量,num(UP)为城市总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识别与格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3,生态功能值的计算指标包括植被指标和水域指标;具体为:
其中,EF(V)为植被生态功能值;EF(W)为水域生态功能值;area(cell)为空间单元的面积;area(V)为空间单元内植被面积,area(W)为空间单元内水域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2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